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首頁 | 社區 | 聊天 | 郵箱 | 建站 | 房產 | 影視 | 求職 | 游戲 | 教育 | 短信 | 直播 | 廣告
首頁 > 經貿頻道 > 理財消費 > 正文  
屢次降價百姓難得實惠:千余種降價藥哪去了?
青島新聞網  2005-01-22 11:57:27 健康時報
 

  自1996年以來,我國已連續16次降低藥品價格,涉及800多種化學藥品(包括100多種進口藥)和300多種中成藥,平均降幅高達15%。但令人疑惑的是,老百姓總是感受不到藥品降價的實惠,還是反映藥價太高、有病不敢看,而降價藥則“根本買不到”!面對這種情況,人們不禁要問———

  在網上搜索欄中打上“降價
藥”三個字,只用了0.11秒,頁面便顯示找到6100篇內容相關的文章。瀏覽了幾頁,發現講的幾乎是同一個事實:降價藥品不見蹤影,百姓也無受惠之感。

  針對國家發改委去年5月30日公布的24種抗感染類藥品零售價格降價目錄,記者以常用抗菌素阿莫西林為例,將電話打到三家醫院的藥房,回答均只有一個品種:兩家藥房為500毫克24片裝,一家的價格為20多元,另一家說得比較精確:27元,第三家醫院藥房的阿莫西林為125毫克12片裝的品種,價格為14.5元。仍以阿莫西林為例,記者走訪了京城三家藥店:第一家只有500毫克20粒裝(膠囊)的一種,價格為13.4元。第二家為500毫克24粒裝(膠囊)的品種,價格為27.4元。第三家有兩種:250毫克24粒裝的價格為15.7元,250毫克20粒裝的為7.6元。無論是醫院還是藥店,降價目錄中由原來的7.2元降到4.3元、降幅達40%的125毫克20粒裝的品種,都沒有。而其它的如125毫克12粒裝(膠囊)2.6元、125毫克6片裝1.3元等價格便宜的品種也都沒有。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半透明”讓利不小“隨份子”動輒上萬

  降價藥休想進醫院

  記者了解到,許多降價藥品在醫院不見蹤影的原因很簡單———醫院根本就沒有進貨!究其原因,一是現今“以藥補醫”的醫療體制,二是藥品回扣等不正之風。

  本報曾就看病貴的問題,從現行醫療體制上做過分析:為了彌補醫院醫療收入的不足,現行政策允許醫院在將藥品賣給患者時附一定比例的批零差價。這樣,面對著效果相同而生產廠家、價格不同的藥品,醫院自然會選擇價高的藥品。這就從體制上成為醫生往往喜歡多開藥、開貴藥的原因。

  然而在實際中,事情還遠非如此簡單。

  除去藥品進醫院時層層“公關”、醫生開藥拿回扣這些已被媒體大量炒作的情形外,藥品在醫院這個流通領域還有另外許多“游戲規則”。

  北京某大醫院的一位科主任告訴記者,醫藥公司在將藥品批發給醫院時,通常會給醫院讓15%左右的利益,這是“透明”部分,即國家允許的部分,叫“明扣”。但醫院從醫藥公司那里還有相當一部分“半透明”的灰色費用是用于市場促銷作用的,比例大約在10%,這叫“暗扣”。所謂“半透明”,即是你知我知大家都知道,但沒有發票。醫院某些項目或學術活動贊助費等等,也多由藥廠、醫藥公司來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化科專家告訴記者:“醫院各種活動的贊助費用動輒幾十萬、上百萬。有時院方和藥廠明著要,以不用你的藥相威脅,不給的藥廠,其藥品就要受冷落。還有,你見過醫院搞某些慶典時,某某藥廠或某某醫藥公司送的花籃嗎?花籃事小,醫院買來擺放就是,可藥廠或醫藥公司都是要‘隨份子’的,一個‘份子’就得一兩萬元。上述種種看起來不帶任何私人目的,冠冕堂皇的,但這些費用最后都得加到藥價上,由患者買單。”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種藥品如果其出廠價為1-2元,那么售價10元是很正常的。企業通常只有10%的毛利,也即0.1元。其余8-9元的利潤都被流通領域“吃掉了”。

  上文提到的那位科主任告訴記者,國家對部分藥品進行降價,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價低的藥品進不了醫院,降價實際上也就形同虛設了。

  “跳水價”形同自殺同類藥變身無窮

  招標要按“規則”來

  一位曾在醫院藥品招標中做過評標專家的醫生告訴記者,評標專家全由醫院的專家組成,專家對醫院用藥的情況誰不心知肚明?在招標中,藥品的價格是不能降得太低的,因為價格太低的藥品就沒有太多的利潤空間,就不能給醫院、醫生帶來好處,不符合現行藥品流通的“游戲規則”。如今,同一種藥往往有多個品種,生產廠家不同、商品名稱不同、價格也不同,藥品的替代性很強。對醫院來說,一種藥的價高,一種價低,一種有好處,一種沒好處或好處少,醫院自然要選擇價格高、好處多的那種了。

  這時肯定會有人說:不是公開招標嗎?對同一種藥,價格低怎么會不占優勢?沒關系,價格低的藥品當然可以中標,但醫院卻可以不用。就在藥廠為自己藥品中標而皆大歡喜之時,才發現自己很“犯傻”。當然,醫院還有“這個藥效果不好”等等理由,很輕易地就可將沒有利益的藥品擠出醫院。藥品銷不出去,廠家沒有利益,那么藥品自然就只剩下死路一條。“以前招標中就遇到過有藥品拋出‘跳水價’的情形,但跳一個死一個。哪種藥品降價,哪種藥品就得死,因為一降價醫院就不用了。醫院不歡迎降價藥。”

  藥品招標確實殺了不少藥價,但招標又出現了招標腐敗。因為與招標相關的組織都要有利益。要是只招一次標,藥廠對相關部門打點一次也就罷了,現在卻是每年都要招標一次。對藥廠來說,就得重復打點。對招標單位來說就是反復盤剝。在這種情況下,價低不僅不能成為招標的優勢,反而由于無力“公關”而被淘汰出局,因為可供選擇的品種太多了。

  再看藥廠。如今研發一種新藥難,但目前同一種藥品的名稱很多,低水平重復生產現象很嚴重。某種藥品不是降價了嗎?那么,一換包裝,一改名稱,搖身一變,價格就又上去了。一種藥品原來只賣5角錢,一改包裝,一換名稱,便堂而皇之賣到10元。南京一家制藥廠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做藥就像做手機,手機價格一直在降,但總有高價新產品推出。你降低我這個藥的價格,我現在就推出一個新藥。”

  患者豈能愿“挨宰”都怪醫院太“霸王”

  處方為什么流不出來?

  如今,藥品零售業發展可謂風起云涌,藥品在藥店銷售不僅沒有政策允許的批零差價等等利潤環節,而且對顧客的讓利更為靈活。通常藥品在藥店的價格比醫院低20%-30%。而平價藥房的崛起對藥價的沖擊更大。現今憑處方到藥店購藥已是眾人皆知的事,醫保定點藥店的設立,更為病人走進藥店創造了條件。然而,藥品零售業的這種發展,目前對降低百姓用藥費用尚未帶來質的幫助。據業內人士估計,百姓在藥店購買藥品的量在全部藥品銷量中只占20%左右,80%左右的用藥都是通過醫療機構進行的。醫療機構仍然是藥品銷售的主要渠道。這一估計在某些地區也得到了證實。比如,據相關媒體報道,在南京,各類醫療機構占有85%以上的藥品零售市場。在重慶,藥店銷售的藥品只占全部醫藥銷售份額的25%,絕大多數藥品還是通過醫院銷售。

  百姓為何不去藥店?難道他們甘愿挨宰?記者調查表明,這一癥結的“根兒”還是在醫院:很多處方流不出來。

  一位醫生告訴記者,病人在他們醫院看病時所開的處方,基本上都是在本院取藥。對于粉針類靜脈用藥———他肯定地說———目前北京幾乎所有的大醫院都拒絕使用病人從醫院外帶來的藥。認為一旦出了事,責任難辨。對口服處方藥,病人的選擇權似乎大一些,但服用后一旦有什么問題或是需要后續治療時,由于對來自醫院外的藥難以把握,醫生也都很難負責。而且不用病人自帶藥品是醫院的一項常規,很難輕易破掉。

  “其實,所買藥物只要有合法的收據,醫院就沒有理由拒絕。因而,目前醫院的這一規定也可稱得上是‘霸王條款’。醫院這樣做,表面上看起來是為了對病人負責,實際上并不排除保護醫院自身利益的動機。而怕惹醫療官司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萬一有人‘碰瓷’怎么辦?”對此,這位醫生解釋認為,這是醫藥剝離之初,醫院所必然經歷的陣痛。

  處方流不出醫院這一情形,記者從藥店那里也得到了證實。記者訪問京城某中等規模連鎖藥店的張經理。問:“處方藥在藥店賣得好嗎?”“不好。”“為什么?”“處方流不出來。”他回答得直截了當。張經理說,自從政府出臺了憑處方購買處方藥的規定后,處方藥的銷售額每月減少3-4萬。雖然在他的藥店周邊有幾家大醫院,但處方藥銷售額在每月80多萬元的銷售總額中也只有2-3萬元。藥店主要還是以銷售非處方藥以及雙規制藥物(購買時可憑處方,也可不用處方)如降壓藥、降脂藥等為主。他說,如今許多藥店之所以設坐診醫生,為的正是多爭取一些病人,以促進藥品的銷量。記者問到張經理對藥店未來銷售處方藥的前景時,他認為目前藥店在這一塊的銷售很被動,市場總體在萎縮。“目前來藥店購藥的多是那些不受藥品出處限制的非醫保人員。以后,只有等到患者真正有了選擇權的情況下,情形才會好起來。”至于對文章開頭提到藥店也沒有那些便宜的降價藥這一情況,張經理認為,原因比較復雜,有藥品生產本身的因素,也有藥店長期形成的經營品種特點等因素。

  藥價形式分三種“指導價格”惹錯覺

  藥品降價不能顧一頭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在回答媒體提問時曾指出,我國藥品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價、政府指導價和政府定價三種形式。其中,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的藥品、少數生產經營具有壟斷性和特殊性的藥品如麻醉藥品、一類精神藥品、計劃生育和計劃免疫藥品等實行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其它大部分藥品則由企業自主確定價格。那么,如果稍加留意就會知道,政府數次對藥品降價,所降的是“最高零售價”,它是“政府指導價”。而許多藥店在實際操作中,出于競爭、讓利等種種原因,其零售價格有很多已低于甚至大大低于這個指導價格。有的藥品的“最高零售價”下調后甚至仍然高于其實際售價。藥店張經理舉了個例子:雙黃連口服液的最高指導零售價降為16.5元,可是此藥在他的藥店曾賣12元、10元,目前的價格為13元,仍低于這個指導價。在這種情況下,降低藥品的“最高零售價”,百姓也不會有什么感覺。

  而對醫院來說,也并不是絕對地不賣降價藥,藥品降價給百姓帶來的實惠并非一點沒有。一位醫院的藥房主任解釋,對某個藥品國家實行的是分次降價。比如某種藥過去為100元,第一次降到80元,第二次又降到70元,現在是50元。由于降價是分次進行,所以沒有太大的感覺。他舉了一個例子:某位哮喘病患者一到冬天就需吃一種抗生素。由于是自費用藥,這位患者比較了多家醫院后,選擇他所任職的醫院。幾年下來,患者單從這種抗生素上就省下了1000多元。對此,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也曾指出,為了平衡藥品生產經營者、醫療機構和廣大患者各方利益,降價只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慢性病患者、急癥患者等不同人群對藥品降價的感受是不一樣的。

  百姓沒有受惠之感還有一個特殊的原因:從去年7月1日起,藥品生產企業要通過藥品生產企業質量管理規范,即GMP標準。這必然增加藥品生產成本。結果是更多的藥品不但不能降價,反而加價了。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在回答媒體提問時曾指出,目前納入政府定價范圍的藥品約為1500種,從銷售額看,僅占市場份額的40%左右。近年來,部分企業自主定價的藥品價格不斷上漲,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政府降低藥品價格的效果。

  后記

  分析到這里,文章似乎可以收尾了。但問題并不因此而完結。因為,作為媒體,所盡到的義務和責任僅僅是將零亂的現象加以整理后展現給讀者,對存在的問題加以歸納后明確地提出。一位受訪者曾尖銳地指出:如果說醫院不用降價藥是因為有藥品選擇余地大、替代性強這個大前提,那么,名目繁多的同類藥品在審批時為何還會全都通過呢?藥品的利潤空間那么大,物價部門為何不加以干預?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這些問題也許都有待商榷。單就藥品零售業發展與現行醫療體制間所形成的對峙局面,則正如本報曾在“透視看病貴”系列報道中曾做的分析:解決百姓看病貴,醫和藥必須一起改革,只改一頭是沒用的。而現行的醫療體制運行已幾十年,改革也非一朝一夕的事。

  問題是嚴重的,解決是艱難的。但,改革是必然的。(記者 楊銳)

  特約編輯:舒薇霓

頁面功能   】【 小字】【 】【打印】【關閉

圖片新聞
 
熱點資訊
鈴木杏熊抱周杰倫?(圖)
莫斯科舉行“豬球”比賽
爾冬升新作[早熟]片段
我請客
· "愛眼日"貝它糖登錄島城免費贈送活動
· 網上房展 中源•翡翠湖岸
· 6個月免費英語課程
· 北京交大MBA學歷學位青島班15日開課
· 鳳凰衛視《鳳凰周刊》火爆征訂中
· 國家幾大熱門職業資格認證
· 國際采購經理認證6月4日正式開課
· 直讀138年美百強名校MBA教育部認可
· 青島新聞網高薪誠聘技術和市場人員
· 留英讀碩士,你準備好了嗎?
· 五色土-開創民間抵押借貸產業
· 萬元征集 膠南文化景觀建設策劃方案
青青島短信中心
>>點擊進入短信頻道  
對方手機
您的手機
短信內容
署  名
訂閱 圖片 股票 交友 言語 自寫 靈通
[便民服務] 交通違章短信查詢
[拇指傾注] 勁爆短信交友游戲
[短信創作] "海信廣場"杯圣誕短信創作大賽
[短信訂閱] 新聞 房產 股市 社區 福彩
相關鏈接:
 
下一篇:
 
分類· 招商· 二手· 求職· 建站· 家教· 黃頁

    更多

青島民康皮膚病研究所
權威醫院,健康的保證
無限商機,網上貿易!
最全面的產品供求信息
“傻瓜化”大頭貼軟件
可自己拍也可開店經營
奧嵐雪穴位香熏面貼膜
美白抗皺、祛斑、補水
兒童多動癥的自我康復
純中藥兒童動聰靜膠囊
專收各種舊電腦及配件
好壞均可歡迎來電聯系
多用智能防盜報警系統
一年包換、三年保修!
超低價銷售各品牌手機
三星、MOTO等名牌手機
站內檢索
 

版式檢索

舊報全文檢索

專題匯總

實用信息

 更多

- 推動中小企業級視訊應用
- 違法違規開發網上曝光
- 青島有獎征集創城主題徽標
- 5000元征集文化街標志物
- 紀念抗戰勝利有獎征文
- 報業集團保齡球館開業
- 市開發局聘房產誠信監督員
- 加息前后月供比較
- 海爾中央空調:讓家溫馨
- 招商銀行小本創富有獎征文
- “海外游子憶青島”征稿
- 2005青島主要節會
- 保險行業網上聯展
- 報業集團膠州倉庫區招商
- 中國國際小提琴比賽(青島)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和县| 永清县| 岗巴县| 漳浦县| 铜梁县| 乐东| 昌平区| 新津县| 连州市| 平利县| 玛沁县| 苗栗市| 南郑县| 北碚区| 梧州市| 南城县| 乐清市| 沁源县| 太保市| 保康县| 芜湖市| 化隆| 伽师县| 马龙县| 河池市| 常山县| 山东| 聂拉木县| 思茅市| 平原县| 怀柔区| 正阳县| 普兰店市| 通渭县| 江都市| 宜良县| 上饶县| 琼结县| 龙山县| 文安县| 庄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