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初,國務院批轉了《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教育部全力推進行動計劃,先后啟動了行動計劃所提出的“新世紀素質教育工程”“職業教育與培訓創新工程”“高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促進畢業生就業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設工程”和“高素質教師和管理
隊伍建設工程”等六項工程,并以此帶動整個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教育系統圍繞貫徹落實行動計劃,全面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各項工作都取得了較好成績,教育改革和發展事業取得新進展。
“兩基”攻堅開局良好
農村義務教育是2004年整個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開局良好,進展順利。2004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召開了西部“兩基”攻堅工作會議,與西部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簽訂了“兩基”攻堅責任書!稗r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由中央財政和國債資金2004年各安排15億元,2364所學校已啟動建設,預計校舍總建設面積將達439萬平方米,可滿足65萬名學生的寄宿需要!稗r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也由試點階段進入全面啟動和實施階段。
“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不斷完善,農村稅費改革為農村義務教育長遠保障體制的建立提供了重要契機。截至目前,絕大部分省份已基本完成將農村中小學教職工工資管理和人事管理收到縣上的工作,以政府為主的投入體制基本確立,公共財政支撐農村義務教育發展的機制正在形成。到2003年,全國財政預算內對農村義務教育的撥款達1094億元,比1999年的533億元增加了一倍多,占當年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總收入的80%,比稅費改革前1999年的62%提高18個百分點。
為幫扶貧困地區發展義務教育,在中央財政原有支持力度不減的基礎上,2004年協商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安排資金,進一步加大對貧困地區義務教育的轉移支付力度。如補助中西部困難地區發放農村中小學教職工工資、第二期“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第二期“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為中西部地區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等。2004年,中央財政安排用于農村義務教育的各類專項資金達到100億元,比2003年的58億元增長72%。
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2004年,高等教育規模穩步擴大,高水平大學建設得到推進。研究生和本科層次招生基本實現了年初確定的宏觀發展目標,普通高等教育本?普猩矗矗.3萬人,比2003年增長17.05%;研究生招生32.6萬人,比2003年增加5.7萬人。目前,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人數超過2000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19%。高等教育以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建設為重點,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建設得到推進。
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增強。各地積極擴大各類職業教育招生規模,2004年中等職業教育招生人數達到548萬人,在校生人數突破1300萬人,達到1368萬人;普通高等職業教育在校生人數達595.7萬人,比2003年增加100多萬人。
民辦教育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不斷規范,各地積極貫徹實施《民辦教育促進法》和《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截至目前,全國共有各類民辦學校7.8萬余所,在校生規模達1700多萬人,比2000年增加了約100萬人。全國普通高校試辦的獨立學院達249所,在校生人數約68.7萬人,成為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的重要資源,2004年教育部進一步規范和加強了普通高校以新的機制和模式試辦獨立學院的管理工作。當前,在民辦教育發展過程中,民辦教育有關政策和內部管理制度尚待完善,民辦教育今后的發展思路也亟待深入研究。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進一步加強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發布后,教育部及時調整了2004年基礎教育工作的重點,提出要一手抓農村教育,一手抓學校德育工作。為充分發揮學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主渠道、主陣地、主課堂作用,教育部在全國廣泛開展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動,組織全國教育系統干部教師開展教育思想大討論,及時修訂了中小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在加強和改進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同時,進一步加強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2004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改革在前幾年試驗區推進的基礎上全面展開,高中教育階段在廣東、山東、海南、寧夏4省區開展新課程試驗。教育部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基礎上,把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貫穿于駕馭工作的全過程。進一步深化德育課程改革,使思想道德教育內容融入學生生活,加強時事政策和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以及遠離毒品教育。同時,進一步深化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采取有效措施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為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創造條件。
以人為本解決群眾關注的焦點問題
2004年,國家繼續加大了對貧困家庭學生就學的扶持力度。對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重點做好向中西部貧困家庭學生提供免費教科書的工作,從2004年秋季開始,免費教科書發放范圍擴大到中西部22個省份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全部的貧困家庭學生,受益學生約2400多萬人,使原定到2007年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2400萬名貧困家庭的學生享受免費教科書的目標提前實現。在高校,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和高校貧困家庭學生的資助體系得到進一步改善,國家助學貸款按新機制運行。
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各項政策措施,保證就業工作的平穩推進。據初步統計,截止到2004年9月1日,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73%,比2003年同期增長3個百分點。針對群眾關心的教育收費問題,教育部認真治理教育亂收費和查處招生違紀行為,在義務教育階段全面推行“一費制”,進一步完善公辦普通高中招收擇校生的“三限”政策,嚴格規范高校收費行為。開展中小學和幼兒園安全整治工作,集中整治校園周邊環境,全面排查校園內的各種安全隱患,清理整頓不合格辦學機構和工作人員,全面檢查和落實校園及周邊的安全責任制。
特約編輯:張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