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小學生已開始放寒假了。面對假期,許多學生都有自己的一些小打算,比如學電腦、學英語、讀幾本書、打工、回老家看看……但同時我們也會看到,有的同學計劃定得過高,實施起來常常身不由己,半途而廢;有的則定得過多,結果顧此失彼最后一事無成;有的干脆沒計劃,玩夠了再說。而作為家長,
對于孩子的假期往往感到無所適從,甚至反而增添了一份心事,既憎恨孩子的好吃懶做,又擔心孩子會惹是生非。 不可否認,孩子脫離學校的集體生活,脫離教師的教導,生活、學習會有很大的隨意性,這種隨意性弄不好會惹出麻煩,甚至滋長許多不良習氣。所以,家長應當幫助孩子安排好寒假生活,使他們過一個安全、愉快、有意義的寒假。
首先,家長應指導孩子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要把握住以下三點:一要自主。孩子的個性是在自主選擇中發(fā)展的,家長應指導孩子自主地定個寒假作息時間表,全面地安排好學習、娛樂和社會實踐,有規(guī)律地生活。二要開放。寒假是孩子暫時離開校園,邁開雙腿走向自然、走向社會的好時機。據(jù)了解,國外很多家庭教育重視讓孩子尋訪歷史紀念地、參觀博物館、到民間搜集名人、英雄軼事及諺語、故事等。這些有益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三要歡樂。孩子天性好玩、好動,假日閑暇,應當讓孩子痛快地玩一下。其實,玩和學習并不對立,游戲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
其次,家長一定要督促孩子用一定的時間搞好學習。尤其中小學是打基礎的時期,為了適應未來社會生活的需要,家長要引導孩子把握時代的脈搏,廣聞博見,養(yǎng)成讀書看報的好習慣,教孩子記讀書筆記,學會剪報、摘編信息資料,為今后的發(fā)展做好準備。
第三,家長應正確引導孩子的注意力。假期正是孩子身心放松的階段,而在這種情況下,處于價值觀、世界觀尚未成熟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各種風氣的感染,更容易受到誘惑。對此,家長要幫助孩子提高分辨能力和克制能力,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誘惑,并采用轉移法將孩子貪吃貪玩等注意力轉移到積極有益的方面上來。
第四,家長應適時適度地進行性教育,這是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要結合生活中各種情景,讓子女懂得身體的發(fā)育和發(fā)展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打破好奇心和神秘感。尤其要注意孩子瀏覽的書刊、網(wǎng)站、影碟等,使孩子避免受到外界各種不良因素的刺激和影響。
總之,假期是孩子的一個加油站,一個調整期。如果家長耐心一些,細心一些,與孩子協(xié)調好配合好計劃好,就會使孩子的假期豐富而充實,既陶冶了情操,又會增長知識,從而使孩子樹立起奮發(fā)向上的信念;如果讓孩子放任自流,加之他們的自抗能力不足,就很可能沾染一些不良傾向,影響孩子健康成長。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