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
四年青島市三個文明建設入選亮點簡介
建立黨政機關與市民互動的良性機制,開展市民月、“三訪談”、聽證會等活動,推進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
2004年“我為青島發展獻計策”市民月活動得到廣大市
民的關注與支持。全市共收到市民建議11297條,市委、市政府領導對市民建議批示達210多條,超過2003年的一倍。市民月期間,開展了市領導與市民電視對話直播、市領導與網民對話等活動,舉辦“市民議事廳”,在我市開始形成將市民合理意見、建議納入決策的機制。 2004年,我市廣泛開展了以訪貧問苦送溫暖、訪賢問能促發展、基層談心保穩定為內容的“三訪談”活動。在認真貫徹市委決策部署的基礎上,各級各部門結合本單位實際,創造性地開展“三訪談”活動,形成了感情溝通在隨時、扶貧解困在平日、集思廣益在經常、矛盾化解在基層的局面。
此外,我市就青黃灣口位置跨海通道橋隧方案舉行了市民聽證會,對七區19片控制性詳細規劃進行了社會公示,政府要辦的實事廣泛地征求了市民意見。通過公開電話、網上信箱、來信來訪、下基層走訪、網上對話等形式就關系青島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廣泛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建立了集中民智、反映民意的綠色通道。
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青島濱海公路工程全面開工建設,流亭機場擴建工程航站樓竣工交付使用
2004年11月29日,青島濱海公路工程全面開工建設。根據工程建設需要,分南北兩段實施。本次開工的濱海公路北段工程起于即墨田橫,經溫泉攔海壩、鰲山衛、仰口隧道,止于嶗山區松嶺路與香港東路交叉口,全長64.28公里。建設工期為30個月。
2004年3月21日,青島流亭機場擴建工程航站樓項目舉行竣工驗收儀式。作為我市重點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流亭機場擴建工程于2002年春開工建設,其中航站樓項目是整個工程的重中之重。該航站樓建筑面積為64377平方米,總長度450米,寬120米,高27米,大廳跨度72米。
一批“國字號”大企業、世界500強企業和知名民營企業投資大項目落戶青島:大煉油項目獲準建設并正式掛牌,馬士基中國北方總部落戶青島,海西灣造修船基地列入國家造船產業規劃,青島與中船重工簽署全面合作協議,海洋石油工程青島制造基地開工建設。全國國有企業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座談會在青召開,53戶中央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10家中央管理的金融機構主要負責人等出席會議
2004年,全市共引進投資1億元以上重點項目178個,其中已建成投產項目53個,開工項目46個,簽約項目38個,在談項目41個;引進國內500強企業34家,投資合作項目45個,總投資達到30.5億元。截至目前,中國企業500強中,已經有139家在青島設立了投資合作項目。
2004年7月初,《青島大煉油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國家有關部門批復,標志著青島大煉油工程已獲準建設。青島大煉油項目于2002年7月由國家計委批準立項。項目總投資近100億元,一期煉油能力為1000萬噸/年。
2004年8月2日,AP穆勒-馬士基集團中國北方總部正式落戶青島,馬士基青島美西航線也同時開通。目前,所有AP穆勒的核心集裝箱業務,包括馬士基海陸、馬士基物流、碼頭運輸等都在青島取得了飛速發展。
海西灣造修船基地項目列入國家造船產業規劃,國家發改委原則同意項目立項。2004年7月7日,青島市政府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舉行合作協議簽字儀式,雙方決定在青島海西灣造修船基地建設、船舶配套基地建設、船舶及海洋工程研發中心建設以及人才培養和引進等方面,建立全面合作關系。
海洋石油工程青島制造基地項目在青島開發區隆重奠基,標志著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與我市的合作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該項目將進一步拉長我市海洋工程產業鏈條,完善海洋工程產業結構,進一步壯大青島市的核心競爭力。
2004年11月2日,全國國有企業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座談會在青島市召開。會議提出,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大力加強國有企業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努力建設成為“政治素質好、經營業績好、團結協作好、作風形象好”的堅強領導集體,為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發展壯大公有制經濟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城鄉互動成效顯著,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增幅首次超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2004年,我市認真落實中央、省一系列惠農政策,實施“七個互動”的工作措施,全市平均降低農業稅率3個百分點,兌現糧食直補資金4412萬元。全年糧食總產達234.9萬噸,增長5.7%。其中:夏糧(小麥)總產97.4萬噸,比2003年增長4.6%,平均單產412公斤,增長4%;秋糧總產預計137.5萬噸,比2003年增加6.6%,畝產451公斤,增加6.8%。前三季度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4048元,增長12.4%(自1998年以來首次突破2位數),增幅首次超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未完待續)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