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國內國外來回跑有一種十分奇特的感受:國內年味越來越淡,國外年味越來越濃。”專程從美國回家過年的潘曉向記者道出自己的感受。
潘曉家住北京中關村,赴美求學已六載。她說,剛到美國的那個春節,感覺美國非常冷清,從大洋彼岸打電話回家,
聽到電話里震耳的鞭炮聲,眼淚奪眶而出。這兩年回國過年,感覺卻淡淡的,更像是給自己放的一個長假。
留美多年的章巖對此頗有同感,他解釋道:“隨著國內電視節目以及各種食品的不斷豐富,人們對年夜飯和春節聯歡晚會的期待越來越低。對于海外游子來說,春節更像是一個與家人團聚和休整的日子。”
潘曉說:“在國內,春節的‘老大’地位正在被動搖。在國內讀大學的妹妹似乎更重視圣誕節和情人節。”她認為,洋節升溫固然與商家不放過每個賺錢機會以及年輕人趕時髦有關,但同時也是中國融入世界的一種表現。
與此相對,中國的春節在海外卻日益升溫。美國紐約從2003年起,將農歷春節納入公共假日。春節這一天學校雖然不停課,但學生可以春節為由向學校請假。而且,從去年起,紐約政府還取消了禁止在春節期間燃放煙花爆竹的禁令,允許在中國人集中居住的曼哈頓中國城和法拉盛燃放鞭炮。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還在春節的時候,迎合中國人的節日發行紀念郵票。此外,新西蘭、阿根廷、印尼等很多地方的華人社區都在春節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春節在海外日益受到重視。
章巖認為,隨著中國國力的上升,海外華人的地位也隨之上升。春節在海外升溫,正是緣于此因。(完)(記者李楊)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