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走過的2004年,是山東經濟不平凡的一年,全省經濟發展速度加快,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高,GDP突破15000億,躍居全國第二。新年新希望,2005年山東仍將牢牢把握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出臺一系列促進結構調整和加快發展的重要舉措,確保全省國民經濟持續協調健康發展。
省委、省政府確定的2005年經濟社會發
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省生產總值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圍繞目標的實現,山東將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制造業強省的建設將明顯加強,建立青島、煙臺、威海三市產業發展協調機制,采取資金集約投入、跨國集團引進、重大項目建設等綜合措施,著力抓好制造業產業體系和配套體系的建設。一直是山東經濟薄弱環節的服務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山東即將出臺措施清除阻礙服務業發展的體制和政策障礙。整合開發開發旅游資源,豐富完善“山水圣人”和“黃金海岸”兩大旅游資源體系,打造紅色旅游、綠色旅游、工農業旅游和會展旅游等新品牌,力爭旅游收入突破1000億元。2004山東重點推廣的生態省建設在新一年將更加深化,重點是流域污染治理,大力植樹造林,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三個亮點”建設將繼續深化。2005年山東將鼓勵、引導民間資本投向主導產業,推動民營企業開展資本運作、參與國有企業重組改造和上市融資,支持優勢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對外開放向全方位高水平推進。重點引進一批高新技術和大型基礎性、裝備性項目,引導外資向中西部地區發展。2005年山東將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集中力量扶持機電產品、成套設備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提升農副產品的科技含量,特別要抓住取消紡織品出口配額的機遇,提高紡織服裝設計開發能力,培育知名品牌,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編輯:林彥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