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多少展館?多少展會?參展企業有多少?請看商務部首次公布的我國展覽業市場調查項目結果。 調查表明,由于舉辦展覽會對于地方經濟發展具有明顯的拉動作用,許多城市都在新建和擴建展覽館、展覽中心或會展中心(以下簡稱展館)。截至2003年底,全國各地已建成展覽場
館212個,分別比2001年和2002年增長81.2%和20.5%。總建筑面積達601萬平方米,使用面積為376萬平方米,展覽面積251萬平方米,分別比2002年增長了33.5%、41.07%和39.6%。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各地正在建設或規劃在三年內建成展覽場館的展覽面積將超過100萬平方米,展覽場館建設總體上已出現“過熱”苗頭。 與展覽場館面積急劇增長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這三年展覽場館總收入增長緩慢,2001年全國展覽場館收入為16.86億元;2002年略有上升,達到20.11億元;2003年全國展覽場館的總收入僅為20.12億元,與2002年基本持平。但展覽場館平均每平方米建筑面積的收入呈逐年下降的趨勢(2002年下降31.3%,2003年下降25.1%)。
調查結果還指出,展覽企業數量增長較快,企業和從業人員素質有待提高。截至2003年底,全國主營展覽組織業務(主辦或承辦)的專業展覽企業或會展企業已有3000家左右,包括兼營展覽組織業務的其他各類企業,這一市場主體將超過5000家。全國專門從事展覽組織、展覽服務的從業人員達12萬人。
近年來展覽會數量增長迅速,據統計,2003年全國各地舉辦的經貿領域展覽會3298個,范圍涉及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和主要部門。參展企業數量逐年上升,2003年(受“非典”影響)仍達到552.4萬家。據不完全統計,2003年全國展覽觀眾近6000萬人次,其中專業觀眾人數達到1751萬人次。隨著展覽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水平的提高,國內形成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國國際高新技術出口交易會”、“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等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知名品牌展會。
調查表明,中國展覽業在經濟發展較快的沿海地區得到了迅速發展。近年來,廣東、北京、上海、浙江、江蘇、福建、山東、遼寧等經濟發展較快的沿海省市展覽業發展較快,并已形成了以上海、北京、廣州三大會展城市為中心的華東、華北、華南三大展覽產業帶。東北地區和中西部地區會展業發展勢頭不減,第四個展覽產業帶正在東北地區形成。
就省份分布而言,北京是全國舉辦展覽會最多的省市。2003年,北京共有392個展覽會,其次是上海,有348個展覽會(2002年北京為481個,上海為338個)。從展覽組織者收入分布看,廣東、北京、上海和浙江占據絕對份額,2003年這四個省市分別為32.4億元、18.5億元、16.2億元和11.4億元,總收入超過78.5億元,占全國展覽組織者總
收入的91%。從展覽場館收入分布看,近三年僅廣東、北京、上海、浙江四省市的展覽場館收入合計每年都占全國展覽場館總收入的80%以上(但比重逐年有所下降)。從專業展覽公司分布看,截至2003年底廣東876個,上海480個,北京約400個,浙江114個,四省市專業展覽企業總數占全國的62%。王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