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逢節日來臨,不少人都為大掃除而煩惱。而住在高樓大廈中的您,是否為玻璃清洗而發愁呢?最近,美國俄亥俄州大學的
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新的玻璃窗戶,有了這種玻璃窗,你將不再有上述煩
惱了,這種玻璃擁有自我清洗能力,“清者自清”。
荷塘月色是令每一個中國人賞心悅目的意境,小時候也經常被鮮綠的荷葉上水珠滾動的一幕吸引,科學家們的這一最新發現就是利用荷塘中荷葉上滾動著水珠這一原理,并且納米技術成為這一最新發現的核心
在納米技術領域,各種小裝置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接踵而至,能發動機器人的納米電池比一分的硬幣還小,肉眼看不見的傳感器卻靈敏到能檢測有毒化合物的“蛛絲馬跡”。但是這些納米小玩意都面臨著同一問題:摩擦,而且傳統的潤滑油對納米產品也不適用。科學家們正是在研究摩擦問題的過程中意外獲得這種抗污性的擋風玻璃的。
俄亥俄的科學家表示,他有一次正在候機的時候,突發奇想:荷葉能違背摩擦定律,我們為什么不模仿這一自然奇觀,并加以改進呢?一般地,摩擦低的物質,其表面具有疏水基團,這些疏水基團的排水性正是抵抗摩擦的關鍵所在。所以,為了降低納米產品在運行中的摩擦,需要在其表面涂上疏水性物質。
研究表明,荷葉運送水珠的特性在于其表面覆蓋的凹凸不平的紋理,這種紋理狀凸起能阻止水珠沾附在其表面。但是,荷葉表面紋理狀凸起的尺寸大小是多少才是最合適的呢?俄亥俄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計算機模型,根據這一模型,可以獲得不同物質和不同用途所需要的凸狀大小,結論是,這些凸狀涂層的物質都非常小,正是納米級尺寸。
一些商家尋找的是這種商業化產品,將其噴射到擋風玻璃或微型引擎上來降低摩擦。由于任何物質都存在損耗的問題,他們開發出一種模型,可以根據不同用途選擇不同尺寸的凸狀涂層。目前,一家大型商家已經開始與科學家們洽談,以大大降低公司這方面的開發成本,許多公司也表示了對這一技術的興趣。而發現這一技術的科學家們卻關注的是,這一擋風玻璃將再也不需人工清洗。
(聶翠蓉)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