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
供方:高校本科生居多
需方:大中型企業為主
作為我市人才市場新成立的國家級專業市場———“青
島大學生就業市場”的首個大動作,山東路人才市場和海爾路人才市場,昨日聯合舉行大中專畢業生大型專場就業洽談會,堪為近年來我市單場人才招聘會參會單位最多、提供崗位最多的一次人才大會。
大會現場人潮涌動,共有400余家單位參加招聘活動,提供了一萬余個工作崗位;大會對應聘的畢業生實行免費開放并在兩會場互發班車,應聘者達到了3萬余人次。
這次大會現場招聘的用人單位以大中型民營企業、國有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等為主力軍。在海爾路市場招聘的單位有海爾、海信集團及下屬子公司,有公交集團、三菱重工、青鋼集團、紅領集團、中化(青島)實業、金華工業集團、中國聯通青島分公司、商業銀行、青島紡織機械廠、飛洋學院等;在山東路人才市場招聘的企業有正大公司、利群集團、海之源集團、中集冷藏箱、巴龍集團、變壓器集團、海容生物、永旺東泰(佳世客)、英派斯、交運集團等。在招聘的專業中,以生產、營運人才和機電行業的工程師需求為最,銷售、市場拓展方面的人才次之,財務、建筑、物流、貿易、行政、計算機、高級管理、設計等行業也有相當多的需求。
現場的用人單位普遍顯現出對畢業生人才的熱切需求。如僅青島飛洋學院就布置了30余個展位進行招聘,提供了近百個工作崗位。用人單位在招聘畢業生人才中多本著專業對口的“立即實用型”,也有的是本著長遠眼光儲備人才。記者在現場隨機采訪中有一個明顯感受是,一些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高素質、復合型和“動手動腦”能力有著較高要求。如有的單位優先招聘對口專業的研究生、有的需求既懂技術專業又通外語的人才、有的要求學生是全國重點大學、有的還明確亮出畢業生在校期間參加過電子設計大賽或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得獎的優先聘用。
在昨日上午摩肩接踵的應聘人流中,記者采訪了多位畢業生,其中除了在青島本地的上學者,相當多的是來自全國各地的高校,有四川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山西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等,這其中家鄉是山東的又占了一大部分,學歷以本科居多。來自吉林化工學院國際貿易專業的本科生全德啟談到自己的想法:青島的外向型經濟發展、外資企業多,是吸引他來這里應聘的最重要因素。青島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本科生宋青談到,自己正等待考研結果,考上最好,也許更利于就業,不過同時也積極尋找適合自己的崗位……從這些現場應聘者的反映可見,只要畢業生在校內學習中積極作好走向社會的準備,只要在尋求崗位時心態平和、實際一些,找份工作問題并不大。
吸納儲備各類急需人才 引導畢業生多渠道就業
措施
據介紹,我市將堅持把畢業生就業工作同我市人才開發與就業整體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積極吸納、引進、儲備一批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各類人才,為實現畢業生的充分就業創造良好環境。其中主要措施包括:
———繼續引導畢業生多渠道、多形式就業。對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畢
業生,有關部門將按照市政府規定,給予大力支持和扶持。對以非全日制、臨時性和彈性工作等靈活形式就業以及到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就業的畢業生,將在工資支付、社會保險、勞動爭議處理等方面加強其合法權益的保護。
———加強畢業生就業市場和網絡信息化建設與管理。堅持把辦好畢業生市場作為畢業生求職擇業、用人單位選人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不斷加強市場軟、硬件建設,促進有形、無形兩個市場的有效結合。
———加強畢業生思想教育與就業指導、服務工作。特別是要加強對畢業生的形勢教育、政策教育、創業教育和誠信教育,引導畢業生樹立到基層建功立業的思想,確立先就業、后擇業、勤奮創業的觀念。努力搭建學校與企業合作交流的信息平臺,大力提倡實行“訂單培養”的新型辦學模式,建立一批穩定、高效的實踐基地,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培訓,大力提高畢業生的職業意識和就業技能。
分析
研究生總體供不應求本科生供需基本持平專科高職中專生供大于求
在昨日大會舉行期間,市人事局畢業生就業管理部門的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了今年畢業生就業的總體形勢。
從全國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338萬,比2004年增加了58萬人,
增幅達20.71%,這是我國自1999年實行高校擴招政策后,畢業生人數最多的一年。
從我市看,2005年我市生源的畢業生有31676人,其中本科10555人,大專15831人,中專5290人,加上外地生源畢業生,預計在我市就業的畢業生將接近4萬人、總數比去年略有下降。
根據目前數據統計分析,今年我市大中專畢業生供需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高層次學歷畢業生需求持續增長。對研究生的需求已達到2310人,超出已登記求職畢業生的近3倍。本科生需求增長顯著,僅目前需求數量已超過我市生源本科生的總量,呈現少有的供不應求的情況。
———社會需求專業相對集中。市場營銷、機械、計算機、國際貿易、土建、英語、會計、機電一體化、工商管理、通信技術工程、交通運輸、材料、文秘、儀器儀表、化工、臨床醫學、藝術、能源動力、數學、法學,列專業需求的前20位,占畢業生總需求人數的80%以上。
———需求主體結構發生一定變化,國有企業需求強勁。今年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較往年需求畢業生數量加大,申報需求占需求總量的32.6%,列第一位。民營經濟對畢業生需求數量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占需求總數的29.2%,列第二位。其他依次為集體企業15.4%、三資企業14.1%、事業單位7.8%。
今年需求畢業生人數列前10位的是:海爾集團、海信集團、青島朗訊科技通訊設備有限公司、利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澳柯瑪集團、青啤集團、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大學、青島建設集團、青島北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畢業生需求區域分布不均衡。隨著區市經濟快速發展和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到農村、到中小企業去就業的宏觀政策的有效引導,五市三區畢業生的需求有一定幅度的增長,但分布不均衡。嶗山區、開發區、膠南市列區市畢業生需求數量的前三位,其它區市需求較少。
據了解,我市今年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有利條件表現在:
———隨著我市產業結構調整和“三大特色經濟”、“六大產業集群”建設的實施,以及國際資本和技術的進入都會加大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為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從今年的需求中可以看出,像電子、家電、化工、汽車、造船、航運等我市支柱產業的畢業生需求明顯增加。
———針對高校擴招帶來的新形勢和問題,我市及時研究出臺了相關政策、措施,確保了我市畢業生就業工作順利進行。市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大中專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意見》、《關于調整入市落戶條件簡化辦理程序規定的通知》等多個規范性文件,制定有效措施,拓展就業渠道,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積極引導他們到基層、到農村工作,促進畢業生多渠道、多形式就業。進一步完善了畢業生就業政策和服務體系,簡化了辦事程序,掃除了畢業生就業的政策性和體制性障礙,使畢業生就業環境更加寬松。
——畢業生就業也還存在一些壓力和不容忽視的問題。如就業的結構性矛盾還比較突出,一是專業供需不平衡。據調查,我市生源的專科和中專畢業生60%集中在非社會急缺急需專業。二是學歷層次供需不平衡。研究生總體供不應求;本科生基本持平;專科、高職、中專畢業生供需比為5:1,供遠大于求。三是地區供需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五市三區招收不到人、市內四區就業困難的現象。本報記者
相關鏈接
根據市人事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日前聯合下發的《關于做好2005年普通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我市引進畢業生的基本政策包括:
一是,積極引進博士、碩士研究生。引進研究生不分性別、不分專業、不限時間、隨到隨辦,對我市企業、事業單位接收引進的博士繼續實行政府資助經費的政策。二是,放開接收本科畢業生,只要落實了接收單位,不受專業、性別和生源地限制均可辦理就業、落戶手續。三是,對我市緊缺急需的專用專業的非青島生源的國家統招專科生,經有關部門審核報市政府批準后,可在市南區、市北區、四方區、李滄區及高新技術產業區(以下簡稱市內四區及高新區)落戶。四是,外地生源畢業生在市內四區及高新區范圍內就業須具有國家普通高校全日制學士學位。五是,即墨市、膠州市、膠南市、平度市、萊西市、嶗山區、黃島區、城陽區(以下簡稱五市三區)不接收外地生源的中專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