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今年一月份,黃島海關充分運用風險分析,一舉查獲四起知識產權侵權案件,案值近170萬元人民幣,其中查發的侵犯“OLYMPIC”商標案件,系中國承辦2008奧運會以來,青島口岸查發的第一起侵犯奧運商標案件,成功地打響了維護知識產權第一炮。
在全省外經貿持續發展的經濟形勢下,去年黃島海關監管
貨運量達到了9522萬噸,集裝箱340萬余標箱。巨大的業務量,也帶來了巨大的監管風險。而知識產權侵權案件,又具有相對較為隱蔽的特點,無形中增加了監管難度。
針對侵權案件隱蔽性強的特點,黃島海關一是向企業宣傳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的意義、執法程序以及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法規的內容等,增強企業尊重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二是建立與權利人的聯系協調機制,增強雙方信任感,加強信息交流;三是充分運用風險分析手段,總結一段時期內打擊侵權行為的經驗和案件的主要規律,加強對侵權企業及易被侵權商品的監控,提高布控的有效性;四是增強服務意識,密切內部聯系配合,保證前期布控、貨物查驗、案件處理、貨物處置等各環節銜接順暢,為權利人和當事人提供規范、快捷的服務。2004年該關共查發涉嫌侵權42起,貨值約人民幣549萬元,有力維護了權利人合法利益,被企業譽為“打假先鋒、維權衛士”。(鄒吉宏
謝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