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非常歡迎也非常愿意看到中國的上海汽車工業集團(下稱“上汽”)和英國羅孚汽車公司(下稱“羅孚”)進行合作。”英國財政大臣戈登·布朗昨天(22日)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北京,我已經和中國的總理、財政部長以及國家發改委有關領導會談和磋商,(上汽與羅孚的)合作是一個公司層面的
商業問題,作為政府官員,我無法對具體細節進行評價,但是我會盡力推動這個合作。”布朗說。
布朗是在上海浦東進才中學舉行的“英超聯賽中文網”開通儀式上對記者說這一番話的。此前,他曾表示,“上汽與羅孚的談判順利,協議簽署后,將盡快報中國政府審批。”
作為英國僅存的本土汽車公司,羅孚汽車公司經營狀況日漸下滑,目前在英國僅有6000名工人,所以,英國政府急于在大選前促成上汽與羅孚順利達成合作協議。
上汽集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對記者表示,羅孚與上汽、南汽的談判相當順利,但還沒最終達成協議,也還沒報國家有關部門批準。
價格是目前最大的焦點。英國媒體認為,上汽集團至少要為此支付10億英鎊,但上汽方面不愿意證實這個數字。
雖然上汽對此事相當低調,但記者得到的獨家消息顯示,上汽已經緊鑼密鼓地準備上汽羅孚公司的搭建,以及羅孚轎車的國產進程。
曾有報道稱上汽、南汽、羅孚三方合資后,羅孚45系列車型將在南汽生產,25系列車型將在上汽位于儀征的生產基地生產。對此,上汽方面稱,尚未最后確定,但強調會“利用南汽的產能”,以“優化投資”。而記者得到的消息是,上汽已在內部為羅孚轎車的生產作準備。
去年12月底,上汽召開了一次羅孚轎車國產化配套會。在會上,上汽將羅孚幾款車型資料交給配套企業進行預研,并要求將英制轉成米制。另一方面,上汽在各大院校今年進行了大規模招聘。上汽還在該集團主辦的《上海汽車報》上刊出招聘啟事,進行社會招聘。此外,有人士表示,上汽已開始對國內生產線設備進行公開招標。從這些跡象看,上汽集團的第三家合資轎車企業即將成型。(本報記者黃瀚周帆發自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