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能夠說話和走路,機器人仍然只是一種機器。但是,當它們擁有了性別和情感之后,他們將成為一種100%的人造新物種。
如果科幻小說中的有思維、有欲望、有滿足感、與人類一樣有自己的“個性”,甚至還擁有“性別”的機器人站在你面前,恐怕你就
不得不把這個“怪物”當作一個新的“物種”來看待了,而且這將是一個100%由人類創(chuàng)造的物種。
你也許會說科幻離現實太遠,無論是時光隧道還是外星人只是人類的想象而已,現在大談特談這樣一個機器“物種”是不是有點為時尚早?其實不然,韓國的一名科學家從2000年起就開始沿著創(chuàng)造這樣一個新“物種”的方向努力。最近,他已經設計出了讓機器人具備類似人類的“性格”的“人造染色體”。他的下一個目標是讓機器人也擁有“性別”,從而讓它們能夠“傳宗接代”。
機器人足球之父打造“人造染色體”
雖然他的想法聽起來讓人覺得十分瘋狂,但這位科學家本人卻并非我們常在科幻小說中見到的科學怪人。他叫金中煥,目前是韓國科學技術高等研究院智能機器人研究中心主任。他的名字聽起來并沒有讓你如雷貫耳的感覺。但你一定聽說過風靡全世界的機器人足球賽,而它的發(fā)起人就是金中煥。1997年,他被美國《時代》周刊譽為“機器人足球之父”。現在,金中煥仍然擔任著世界機器人足球聯合會主席一職。
在金中煥的設想當中,無論是生活在電腦世界中的虛擬機器人,還是具備一定形態(tài)的硬件機器人都將被植入一種“人造染色體”。這樣,機器人與人類一樣將擁有自己的“基因代碼”,進而與人類一樣有喜怒哀樂。而金中煥的下一目標是研究如何讓機器人擁有“性別”,進而讓機器人也能“傳宗接代”。
讓機器人擁有情感
金中煥向《國際先驅導報》記者解釋道,所謂“人造染色體”其實是一個軟件程序,它的原型是人類的DNA(脫氧核糖核酸)。不同于人類DNA復雜的雙螺旋結構,“人造染色體”只是一個由單行的基因代碼組成的軟件程序。目前金中煥領導的課題小組已經為機器人編寫出具有14個染色體,總共只有2000字節(jié)的“人造染色體”,并把它植入到一條名叫“RITY”的虛擬機器狗身上。
“RITY”這只虛擬機器狗只是生活在電腦世界里一只可愛的、有喜怒哀樂的“生物”。跟人一樣,它會累、會餓、會困。它通過它的“感覺器官”——攝像頭、感應器和聲音系統與人類進行交流。“RITY”可以對外界環(huán)境產生帶有情感的反應,而且還可以做出與自己的“基因代碼”所決定的“性格”相符的合理的決定。“RITY”的“基因代碼”中含有一個復雜的權衡系統,這使它可以做出比簡單的機械反應更高級的反應。現在,它可以對外界47種不同的刺激產生77種不同的反應行為。實驗證明,因為“性格”天生不同,沒有兩只“RITY”會對同一刺激產生相同的反應。
現在,金中煥還在試驗如何把“人造染色體”放入硬件機器人中。他指出,現在要做的工作是要不斷完善“人造染色體”,然后把它安到硬件機器人上去,讓它們能夠直接與人類接觸和交流。
讓機器人能夠傳宗接代
既然機器人擁有了染色體,那么再讓我們再大膽的設想一下,如果可以為機器人設計出類似人類的X和Y染色體,那么機器人也將擁有“性別”,而機器人的自我復制也就有了可能。目前,金中煥正在加緊開發(fā)這個適用于機器人的X和Y染色體,以實現下一個目標——讓機器人與所有的動物一樣,可以“生兒育女”。
在金中煥的設想下,機器人有了“性別”,也就有了雌雄機器人“相愛”的可能,進而在電腦上實現它們的“染色體”之間遺傳物質的交換而產生新的一套“染色體”。再將這套新的“染色體”植入虛擬或是硬件機器人中,它們的“孩子”就這樣“誕生”了,機器人的“傳宗接代”就是這樣完成的。當然,在外形上,后代機器人的大小、形態(tài)、感應系統、發(fā)動系統應該與它的“父母”一樣。這個過程可以讓機器人史無前例地實現“物種延續(xù)”,而且因為機器人精密的特點,這種“復制”是沒有瑕疵的。
人造物種不會與人為敵
金中煥曾經在自己的論文中這樣寫道:“大多數的機器人研究者都把精力放在如何讓機器人像人類一樣跑、彎手指、握手等等,而忽視了機器人自身和機器人是一個‘人造物種’的本質……讓我們重新想想物種起源論。達爾文曾說過‘我們人類與其它動物都是基因創(chuàng)造的機器’,物種起源的實質就是基因代碼。‘人造染色體’就是決定機器人性格的實質,像遺傳基因一樣,‘人造染色體’也決定了機器人把什么樣的性格特點傳給它的下一代。”
如果機器人能夠實現自我繁殖,那么人類該不該擔心常常出現在科幻小說中的機器人與人類反目成仇的一幕會變成現實呢?這個由人類自己創(chuàng)造的“物種”會“忘恩負義”,最終成為人類的“機械公敵”嗎?“而正是因為這樣,我才做這樣的研究,”金中煥告訴《國際先驅導報》記者,“也就是從一開始就很好地設定和管理‘遺傳基因信息’,從而防止像美國科幻大片《我,機器人》里那樣有著危險的思想和行動的機器人出現。”金中煥表示,他在設計“人造染色體”時,十分注重編入溫和及順從的信息,并期望這種信息通過機器人的自我復制得以世世代代相傳下去。(國際先驅導報駐漢城記者王緬、張利)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