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福州2月25日電(記者
梅永存)記者近日驅車行駛在福州至廈門的高速公路上,看到一座座嶄新的城市在海岸邊拔地而起,原始的村落和原野被現代化的都市和田園代替。經過20多年的開放開發,福建東南沿海地區迅速成長為中國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區域之一。習慣上說的閩東南包括福建沿海的福州、廈門、漳州、
泉州、莆田5個設區市,土地面積4.2萬平方公里,人口2110萬,占全省總人口近59%;擁有海岸線2000多公里,面積約占全省三分之一。近20多年來,閩東南地區的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園區、保稅區、臺商投資區和旅游度假區,構成了這里的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并出現了外資企業、臺資企業、港資企業爭相搶灘的態勢。目前,與這一地區有經貿往來的國家和地區達到200多個。
福建省的國內生產總值在近20多年中以平均每年13.8%的速度增長,經濟總量在國內的位次由第22位上升到第11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由第23位上升到第7位,外貿出口也躍升至第6位。這期間,閩東南五市國內生產總值的年均增長率達17%以上,總量在全省的比重從一半稍多上升到約70%。
這一地區的基礎產業與加工工業的比例目前已經達到55:45,電子、機械、建材三大部門的產值在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占到40%以上,石油化工、汽車等新興產業初步建立。閩東南已經從工業化的準備階段過渡到中期階段。
去年初,福建省提出全力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2004年全省國內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外貿進出口、利用外資、財政收入等多個經濟指標全面超過預期,而基礎設施完備、市場化程度較高、資源配置較為合理的閩東南地區再次成為這一發展戰略的最大受益者。在這一地區,憑借著福廈交通主干道的聯接,閩南三角區、閩江口經濟圈和湄洲灣沿岸的沿海港口和新興城市群已經成為福建經濟實力最強、基礎最雄厚、城市最密集、外商投資最集中、對外開放程度最高、市場機制最活躍的地區。
特約編輯:舒薇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