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月中旬,就在日經指數沖破11660點,創出7個月的新高之時,海外媒體似乎為日本股市的上漲找到一個理由——高盛跟蹤的一組與中國相關的28只日本股票(以下稱“中國關聯股”)的強勁表現了拉動了低迷的日本股市。因為“許多在中國有相當業務規模的日本公司,在日本上市的股票走勢均顯著強于日本和
中國股市的大盤!钡珖鴥确治鰩煵豢春萌毡竟墒械拈L線發展潛力。2004年第四季度,日本GDP同比下降0.5%,這是3年以來日本經濟第一次連續3個季度下降。有分析人士指出,這可能是自1991年以來日本經濟出現的第四次衰退的重要信號。
中國關聯股或為中資炒作
“與中國市場關聯度較高的股票近期受到投資者的追捧,反映了中日兩國緊密的經貿關系。”
國泰君安全球市場分析師戴濤對本報記者說。2004年中日貿易額已經超過美日貿易額,日本對中國經濟的依賴不斷加強。受兩國貿易增速刺激,一些日本公司在華業務增長拓展較快。
近幾年,中國因素似乎成為日本經濟的一個重要變量。2003年初,日本經濟長期低迷使日經指數跌到20年來最低水平。其后受美國經濟復蘇影響,當年日經指數強勁反彈30%。2004年,由于油價高企和中國宏觀調控的影響,日本經濟復蘇乏力,日經指數反彈之勢減速,全年只上漲12%。而在這兩年時間里,日本股市的“中國關聯股”整體上漲了64%,極大地拉動日本股市。
對于長期處于低迷之中的日本經濟來說,“中國關聯股”能否持續走強?
“它們的走勢不會成為日本市場的主導因素。本次入選高盛研究‘中國關聯股’多是全球性的跨國公司。他們在中國的快速增長并不等于這只股票投資價值就高。事實上,這些跨國公司在北美的業務和收益遠遠超過中國!奔幽么蠖鄠惗喙善苯灰姿戮诸檰柖〈笮l教授表示。
丁教授并不看好“中國關聯股”的持續走強。他認為,周期性原材料的上市公司的業務受中國影響很大,中國需求將直接影響這部分日本公司的業績。但對于成熟性的耐用消費品上市公司,如豐田等汽車上市公司,他們的主營收入主要來自北美地區和本國市場,中國市場的銷量增速雖然較大,但其比重不足以影響公司的業績。
“在日本經濟沒有真正復蘇以前,‘中國關聯股’的走強只是一個概念。從前幾年全球資本市場熱炒中國概念股的情況看,炒作‘中國概念股’的資金多來自于中國國內。我推斷,日本的‘中國關聯股’的上漲也極有可能是由中國流入資金推動所至!倍〈笮l分析道!芭c中國A、B股市場相比,日本股市正處于歷史的底部,等待復蘇。而中國股市的制度性缺陷也導致其投資重心正在下移,這引起了部分中國國內資金外流。”
日本股市缺乏長期吸引力
目前,中國市場需求與經濟增長對日本經濟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但“中國關聯股”并不能成為日本股市的救世主。北京證券資深分析師張九輝說:“日本股市的投資價值不會因此有所提升。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看,日本股市仍然缺乏吸引力。這主要是由于日本經濟增長緩慢和市場的封閉性!
事實上,日本本來就不缺乏世界級的優秀公司。但日本經濟的發展更取決于日本經濟改革與金融改革的成敗。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末期是日本經濟失落的十年,經濟泡沫、東南亞金融危機使得昔日高高在上的日經指數急跌直下。進入2000年,日本經濟受美國經濟拉動緩慢復蘇但好景不長。2004年第四季度,日本GDP同比下降0.5%,這是3年以來日本經濟第一次連續3個季度下降。有分析人士指出,這可能是自1991年以來日本經濟出現的第四次衰退的重要信號。受此影響,日本股市難以提振。與經濟幾乎不增長的同時,日本國內的資產價格,如房地產卻一直偏高。
另外,張九輝認為,由于日本市場長期以來的封閉做法、繁瑣的審批程序以及較高的進入成本使許多外國券商對日本市場望而卻步。“日本國民更愿意炒外匯,而不是炒股票。即使做股票投資,日本投資機構也大多選擇北美市場和中國市場!
從投資價值來說,道瓊斯指數、英國金融時報指數和香港H股指數的市盈率分別為18倍、24倍和15倍,而日經指數市盈率高達近40倍。在部分全球投資機構眼中,日本市場目前的市盈率偏高,因此,多數基金經理的投資重點在北美市場。駿利基金環球科技基金的一位基金經理對本報記者說:“雖然擁有一些優秀上市公司,但受制于高油價和美國市場,日本股市不太活躍;香港股市市場容量小,創業板的股票不太規范。總體上,我們更多地選擇美國市場,同時關注新興市場!
特約編輯:舒薇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