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3版)2003年排名前五位的企業的在建面積總和為163.7萬平方米,2004年排名前五位的企業在建面積總和則接近230萬平方米。 “竣工面積”指標中,2003年排名前五位的企業共竣工房屋面積為73萬平方米,2004年排名前五位的企業共竣工房屋面積為105萬平方米。
“預銷
售面積”指標中,2003年排名前五位的企業共預銷售面積為60萬平方米,2004年排名前五位的企業共預銷售面積96.8萬平方米,2003年預銷售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的企業只有三家,而2004年預銷售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的企業就有六家。 “銷售收入”指標中,2003年排名前五位的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5億元,2004年排名前五位的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雖然相對數增長不是很大,但2003年銷售收入超過7億元的企業只有一家,2004年卻有三家企業銷售收入超過7億元。
武漢:“投資過億,銷售過億”是基本條件
在2003年度武漢房地產行業綜合實力十強企業評審中,“投資過億,銷售過億”是參評的基本條件,2003年武漢已有30家企業達到了“十強”參評標準,比上年度多了一倍。其中2003年度“十強”房地產企業交納稅金總額4億元。據統計,綜合實力十強企業約占整個房地產開發市場份額的1/3,其中企業投資額55.4億元,占32.58%,銷售收入總量42.5億元。
成都:十強占據半壁河山
經過數據綜合排名,在2003年成都樓市銷售雙十強名單中,一批年銷售商品房超過10萬平方米、甚至幾十萬平方米的大型房地產開發企業,和適銷對路的優秀樓盤成為當年的銷售雙十強。據介紹,2003年成都商品房銷售面積966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額達到202.58億元。通過市場競爭的磨煉,成都形成了一批以銷售十強企業為代表的一批優勢骨干企業,這批企業雖然不到總數的20%,卻占領了70%以上的市場份額。
上海:前20強結構基本穩定
在上海2003年度房地產企業50強評比中,有27家上年度入圍企業進入2003年度50強;另有23家企業新進入50強,其中4家躋身20強。但總體來說,前20強結構基本穩定,說明上海樓市主流已經形成。
“新一屆50強企業占據了2003年上海商品房銷售的半壁江山”,上海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許明義介紹說,上海共有各類房地產開發企業4809家,本屆50強企業集團包括其子公司數量僅占5%,為240家,但其能量級卻不容小覷。統計顯示,50強企業2003年在滬銷售商品房總面積為1206萬平方米,而2003年全市商品銷售面積為2376萬平方米,50強企業的銷售面積約占全市的51%。
寧波:大型房地產企業優勢明顯
數據顯示:寧波房地產2004年完成投資234億元,市三區商品房預售面積210萬平方米,預售金額140億元。
雖然寧波市房地產的總量并不是很大,但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寧波房地產十強的業績及市場占有率相對較高。據介紹,寧波市房地產十強企業已穩穩占據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而且在2004年度銷售金額超過10億元的房地產企業就有五家,其中一家房地產企業完成了約30億元的銷售金額,領先優勢明顯。本報記者王其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