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相關產業集群化、集約化發展,就能產生更大的集聚效應,實現區域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這是城陽區近年來在經濟發展中走出的一條最為有效的道路。 作為山東省加快建設日韓制造業加工基地、半島國際加工制造業基地和半島城市群的重點區域,青島北部極點和
“三點布局、一線展開”的核心區域之一,城陽區著眼更高目標,通過不斷完善生產力布局、優化發展環境、提升開放水平,實現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科學合理地調整優化生產力布局,構筑產業特色鮮明、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區域經濟體系。城陽區把承載項目落戶的工業聚集區建設作為對外開放的著力點來抓,打造出了具有產業承載力和吸引力的招商引資平臺。
在橫向上,城陽區著力發展“四大板塊”經濟。第一板塊是以青島出口加工區為主體的加工貿易區。以建設全國一流出口加工區為目標,核心區2.8平方公里的區域各項基礎設施建設順利進展,配套產業區和生活服務區的開發建設穩步推進。自2004年12月封關運作以來,出口加工區已有9家高科技外資企業入駐。第二板塊是城市中心區。立足于建設青島市北部商貿中心和北部城市中心,城陽區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重點發展金融通訊、商場物流、餐飲服務業,城市核心競爭力持續增強。2004年,城陽分別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獎范例獎、山東省適宜人居環境獎。第三板塊是空港產業區。發揮臨港優勢,大力發展空港物流業、空港商務業和現代化制造業。完成投資3億多元,對一期4000畝區域實施了高標準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達到了“六通一平”標準,已吸引內外資企業70多家。今年,將再投資5200萬元以上,全面加快其余6000畝鹽田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打造招商引資新平臺。第四板塊是新材料工業團地。以建成的新材料產業基地為主體,向外擴展延伸。城陽今年的目標是,加快開發建設一期4平方公里鹽田,年底前基本完成基礎設施配套,使之具備承接日、韓和歐美產業轉移及青島市重大項目的能力。
在縱向上,城陽不斷加快一二三產業的調整。他們提出,要通過繼續強化第二產業、擴張第三產業、精化第一產業,力爭把三次產業比例調整到5∶65∶30。在第二產業內部結構調整方面,通過實施“產業集群化、企業集團化、產品品牌化”戰略,大力培育新材料、汽車配件、化工橡膠、電子信息、紡織服裝、食品飲料、生物醫藥七大產業集群;第三產業主要是發展以商場物流、金融電訊、餐飲服務為主體的現代服務業;第一產業主要發展以時令海鮮、時令水果、時令蔬菜、時令花卉為主的旅游觀光農業和精品農業。
對外開放是城陽區的最大優勢和亮點,是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動力。2004年城陽區進出口總額達到42.5億美元,其中出口完成26億美元,列山東省各縣市區首位。站在更高的起點上,城陽區將繼續做大優勢,放大亮點,實現對外開放的新發展。在招商重點上,堅持鞏固和拓展日韓,突破歐美等國家的方針。同時加大國內招商力度,大力引進行業龍頭企業、集團總部以及相關配套企業。(本報記者錢卓本報通訊員吳德明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