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去年以來,膠南市按照集約高效利用海洋資源和可持續發展的思路,通過規劃建設大場高效漁業區、深海網箱養殖區和蝦池高效綜合利用示范區三個高效漁業園區,有力地推動了高效漁業發展,加快了漁民增收步伐,漁業經濟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2004年漁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48萬元,同比增長11%
;全市高效漁業產值13億元,占漁業總產值42%,實現了高效漁業增長快于漁業經濟總量增長的良性發展。
深海網箱養殖是國家“十五”計劃重點發展項目。為加快深海網箱養殖基地發展,迅速膨脹規模,早日使漁民致富,膠南在加強對沿海鎮區經濟考核指標的基礎上,召開了沿海鎮區和網箱養殖戶參加的靈山灣深海網箱養殖現場會并舉辦養殖技術培訓班,示范引導海水養殖由近海向深海拓展。通過宣傳發動、政策推動、示范帶動和效益驅動,掀起了發展深海網箱養殖的熱潮。去年全市新上深海網箱186個,深海網箱總數達到356個,建成了江北最大的深海網箱養殖基地。同時,在規范深海網箱養殖技術的基礎上,引進了歐美地區最廣泛的海水養殖名貴品種三文魚。該品種經過20天海水馴化,已轉移到深海網箱進行養殖,且長勢良好,為深海網箱養殖持續發展增添了后勁。目前,深海網箱養殖成為膠南漁民轉產轉業和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之一。
海參、鮑魚增養殖是該市的傳統優勢產業,巖礁池養殖規模曾達到數千畝,產值效益十分客觀。本著開發與保護并重的原則,他們引導民間資金轉向發展參鮑養殖新模式,規劃建設了貢口灣蝦池高效綜合利用示范區,組織重點沿海鎮和部分養殖大戶到煙臺、大連等地考察學習,并在瑯琊、泊里等鎮舉辦了養殖技術培訓班,示范引導漁民發展老蝦池改造海參養殖、筏式參鮑養殖、沉箱鮑魚養殖、水下底播增養殖等方式進行參鮑養殖,年內新發展高標準蝦池養參1500畝,總數達到3500畝;新發展筏式參鮑養殖750畝;沉箱養殖達到1.2萬箱;水下底播參鮑增養殖達到1萬余畝。年內參鮑養殖產值達到6.73億元,占水產品產值的22%。
工廠化養殖是高效漁業重點發展模式。在對全市地下海水資源進行鉆探調查的基礎上,膠南市規劃建設了大場高效漁業示范區,堅持遠、中、近期目標統籌兼顧,做到高起點、高標準、科學化,投資183萬元改善園區的道路、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在招商引資上,充分利用資源優勢,以招引大戶為重點,搞好各項服務,加快項目入駐和開工建設速度,工廠化養殖規模迅速膨脹。僅去年就引進漁業養殖項目10個,已有9家企業投入生產,投資總額3.3億元,實際到位2.1億元;合同利用外資100萬美元,實際到位59.7萬美元。2004年全市新發展工廠化養殖面積11.5萬平方米,全市工廠化養殖面積總數達25萬平方米,養殖高檔魚類500萬尾,年收入達2億多元。(韓軍營劉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