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在民建北京市委召開的企業家座談會上,“非公經濟36條”政策文件起草人之一、國家發改委中小企業司非國有經濟處處長顧強向一些民營企業家解讀了剛剛出臺的《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他表示,“過去專門針對非公有制企業的收費有很多,現在這些收費都取消了。并
且,給予非公有經濟公平待遇的政策是長期不會動搖的。”
中小企業一年將少交數千元
在這次座談會上,顧強透露,“我國將對面向非公有制企業的收費項目進行一次全面清理。”記者對一些個體私營企業進行了調查,據他們反映,近年來管理部門在逐漸取消一些專門針對非公有制企業的收費項目,但一些相對多于公有制企業的收費還存在。
北京一中型民營零售企業的財務經理對記者說,“前幾年,企業每個季度都要交工商管理金,后來這個項目取消了,現在要到工商部門上交的費用主要是私營企業協會會費等。我們一年要比國有企業多交的費用約有幾千元。”
據了解,一些收費項目因企業規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不同的非公有制企業因新政策出臺而少交的費用額度也不等。
取消重點集中在工商登記等方面
昨天下午,國家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王朝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堅決取消收費的項目重點集中在工商登記、年檢等方面,以及評比、檢查和發證等。其實,從國家的政策來看,非公有制企業與公有制企業本身根本沒有特殊性,國家對兩者是平等的。這些收費項目都是各個部門推出的一些土政策,法律上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原來存在法規之外對非公企業收費項目
而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袁鋼明研究員說,“專門針對非公企業的收費項目在國家的法律條文中顯然沒有。但事實上,民營企業的確要承擔很多國有企業沒有的一些交費。”袁鋼明表示,從這個政策的出臺來看,這使民營經濟維護自己權益,有了政策依據。
另外,昨天晚上記者多方聯系了北京市工商局的負責人,他們表示,“原來的確有專門針對非公有制企業的收費項目,但我們目前沒有收到相關的文件,對今后將取消哪些具體的收費項目還不太清楚。”(記者
劉淑清 楊潤聲)
特約編輯:舒薇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