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艷老師(中)的啟發下,張文杰(右)和宋佳熹成為小說創作的發起者 攝影/本報記者佳琳

《張宋演義》 攝影/本報記者黃亮
四個女生“飾演”竹林四姐妹
四個男生“飾演”四大魔龍
小說梗概
從前有兩個村莊,一個叫張村,一個叫宋村。兩村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相濡以沫,淳樸親善。后因為爭奪兩村唯一的水井結下了仇怨,兩個村莊的人打了起來。為了打敗對方,他們四處拜師學藝,引來了很多的江湖人士參與,因此也有了很多的江湖恩怨……經過很多次離奇的武林爭斗之后,兩村人通過反思終于重修舊好。
一年級識字,二年級造句,三年級練習寫作文,這是通常的語文學習步驟,而重慶市珊瑚實驗小學的42個不滿10歲的小學生,卻寫了一部115回、近20萬字的武俠小說。第一次印刷出版的5000冊發行到全國二十幾家書店里,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就基本售罄!重慶出版社的陳先生昨天告訴記者:“這本書的銷售速度在我們出版社的銷售史上是少見的。”據了解,這本書將再印8000冊。
2月26日,記者來到重慶市珊瑚實驗小學。
口舌之爭拉開創作序幕
走進珊瑚實驗小學,正是學生們早操后的大休時間。在寬闊的操場上,記者一眼就認出了班主任張艷和她的學生們,因為那些孩子在游戲的時候,不時會出些“招數”,比如會突然一個“凌空腿”或一個“橫空掌”,讓人一眼就能看出是“武林中人”。張艷告訴記者,孩子們寫這部小說純屬偶然。談起這部小說的創作經歷,還得追溯到2003年的4月。
開篇之作是為發泄心中不快
翻開《張宋演義》第一回,記者看見這樣的情節:“初次交手,張家村的張宗龍一腳就把宋家村的宋佳風打翻在地,宋家發怒了,使出“宋家飛腿”,張家連連敗退……張宗龍使出了“毛力大飛腿”,一連掃趴下十來個人,張家和宋家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打得是昏天黑地,兩敗俱傷……”
這是《張宋演義》的開篇,也是學生張文杰的一篇作文。但是,當時只有9歲的張文杰卻怎么也沒有想到,他這個為了抒發心臆、甚至是想通過作文來發泄一下心中的不快的文章,會成為《張宋演義》的開篇,并激發了同學們的創作欲望,以至于演變成了后面一百多集的故事,而他也成了這部小說的主角。
張文杰和宋佳熹是同桌,兩個人經常為了誰過了誰的“三八線”等小事,發生些小摩擦。張文杰性格有些內向,而宋佳熹和張文杰相比,雖然是女生,卻生得“人高馬大”。每次只要張文杰一不小心過了“三八線”,宋佳熹就會一個“飛肘”過去,將張文杰撞得疼上好半天。即使是平時打鬧,宋佳熹也總是占上風。一次張文杰在和宋佳熹打鬧的過程中,竟然被這個女生按倒在地好半天起不來,真是“丟盡了男子漢”的臉面。對此,張文杰一直耿耿于懷。
偏巧,一天在作文興趣課上,班主任張艷根據他們之間經常發生小摩擦的情況,出了《兩敗俱傷》這個題目讓大家寫篇作文,意在讓學生們認識到,同學之間應該互相謙讓,不然結果就是兩敗俱傷。久悶于心的張文杰,就把這件事用武俠小說的形式寫了出來。
張文杰告訴記者:“平時我一過‘三八線’,宋佳熹就欺負我,我又打不過她,就想通過作文想象著把她打!想象著自己會武功!”他一邊說著,一邊故意沖著坐在另一張桌子旁的宋佳熹調皮地擠眉弄眼,揮舞著手臂。
見招拆招,同學間用作文回應
“最初我也沒有什么想法,只是覺得張文杰這篇文章寫得很生動,于是就在作文課上念了!睆埰G說。但是讓張艷老師沒想到的是,宋佳熹在下次的作文課上,寫了一篇《來吧!張文杰決戰》來回應,而且是接著張文杰的結尾開始寫的。接著張文杰又繼續在下次的作文中回應,因為他們的作文是有連貫性的,又很有意思,所以每次張艷都把它們拿到作文課上念,而且打印出來貼在了墻上。
來來回回四五次,這時就有同學提出來說:“老師我們能不能也參與進來寫?”于是孩子們都把自己寫進了小說里,人物也越來越多,就這樣拉開了《張宋演義》創作的序幕。寫作過程中,這些“英雄們”又用孩子特有的游戲規則,去解決一個個大小的紛爭,“如請師傅出山、找師兄弟姐妹幫助、講和談條件、劃石頭剪子布……”
至于小說里的人物,孩子們也是根據自己的特點創作出來的。比如因為張艷是他們的老師,就被稱為掌門人,叫張豐色;有位同學因為長了顆齙牙就被稱為齙牙大仙。
因為上一篇的結尾就是下一篇的開頭,所以誰來了靈感就由誰來寫,沒有任何壓力。他們采取接龍式的方法,以班集體為背景,把發生在他們身邊的故事寫進了小說里。論配置有“柳葉飛劍”、“雙色雪映刀”、“金毛獅子”等,論招式有“龜門氣功”、“毛力大飛腿”、黃金拳等,論門派有四大魔龍、竹林四姐妹等,妙趣橫生,還真像那么回事。
在《張宋演義》里,沒有反面人物,因為孩子們誰也不愿意當壞蛋;更沒有一點血腥場面,最嚴重的就是摔傷了腿,最后也治好了。張艷老師在指導學生們寫作的過程中,也一直注意把關,引導他們即使是在故事里也要團結、向善、樂于幫助別人,因此,《張宋演義》的結局是完美的,最后一章是《兄弟齊心》,聯手共同戰勝了困難和磨難。不難看出這也代表了孩子們內心對現實生活的美好愿望。
孩子的不滿“演義”在武俠中——
關于廣告:名人拍廣告負責任嗎?
《張宋演義》的內容幾乎全部來源于生活和孩子們身邊的事,但他們也大膽地運用了很多奇思妙想,將現實生活中的很多現象,用無厘頭式的幽默寫法演繹了出來。
“田崢越打越怒,將手上的‘田雞八式’使得虎虎生威,最后將宋佳風打翻在地。宋佳風道:‘不會呀,自從我吃了某某制藥廠生產的鈣中鈣,這腰不酸了、腿不痛了,上樓也有勁了,怎么會敗給你呢?’田錚哈哈大笑道,‘你已經過時了,我吃的是高鈣片,一片頂過去五片,當然比你強了!小子,你認輸吧!’”———選自《張宋演義》第三十一回。
“旋旋風道:‘聽說拍廣告可以賺錢,你可以考慮一下!’風雪說:‘好主意,拍廣告可以抵債還可以成明星……’風雪松了口氣道:‘我拍廣告掙了八千兩(銀子)!瓉盹L雪真的去拍‘洗面奶’廣告了。她先是化裝成臉上有很多黑斑的一名婦女,別人都叫她‘班長’,她使用面奶擦后,再用水洗去黑斑,就光彩照人了。”———摘自《張宋演義》第七十五集。
風雪在小說里是出名的美女,而且皮膚很好。把廣告詞寫進小說,除了能增加搞笑成分之外,孩子們對廣告的看法更有他們獨到的見解。“你們為什么要在小說里寫去拍廣告?為什么要用畫上幾個斑點而不是長上幾個斑點這樣的詞?”孩子們告訴我:“因為我們覺得很多廣告太夸大其詞,都不是真的!”
一個名叫江信毅的同學說:“我覺得名人做廣告也不怎么樣,其實廠家無非就是想借他們的名氣擴大產品的知名度,而那些名人,做一次廣告就拿幾十萬,有時候根本就不管這個產品是真是假,很多產品根本就不管用!還有一個跳水名將,為了做廣告無組織紀律性,我覺得國家隊開除他是對的。”
關于假貨:“就連我們小孩子用的文具都有假的”
在《張宋演義》的第九十三回里,孩子們寫道:“笑笑元寶一驚,道:‘你搞錯沒有?這一瓶可樂在超市里應該賣五十文錢,你賣八兩銀子,完全屬于暴利!’……‘這個你都不懂,人少的地方一般都沒有商店,正好獨家經營,就可以漫天要價。我做成一筆生意,基本能維持一個月的生活!
第一百零二回中寫道:“因為自己的神鷹被陷害脫了毛,有一天,邵風龍忽聽有人在大聲叫:‘獨家經營,應有盡有……’就馱著禿頭鷹走過去,問:‘有沒有超級生毛劑?’戴煒浩一陣亂找,最后找出來一個瓶子,‘你運氣好,只有一瓶,不過有點貴,十兩!埏L龍付了錢,馬上要試用,戴煒浩說:‘這是濃縮劑,回去要稀釋,每天要三次,一個月見效。’‘你這不會是假貨吧?怕馬上用了不能見效,故意把我支走’。戴煒浩取下帽子:‘瞧見沒有,我這一頭烏黑的頭發?原來我是個禿子,自從用了超級濃縮生發劑,看看我現在,好一頭讓人羨慕的烏發。’邵風龍帶著神鷹回到家中,照著戴煒浩說的辦法給神鷹治病,一個月后,還真見效———禿毛鷹長成了癩毛鷹。”
在小說中“飾演”竹林四姐妹之一的施雪純,給記者解釋了這個問題:“因為現在生活里這樣的事情太多了,有一次我買回一瓶洗發水,根本就不好用,而且味道發臭是假的,洗完頭發都梳不開了!很多吃的東西里面也攙進了其他有毒的東西。很多地方的東西明明一樣的,卻要價很高,有時真想不明白!”另一個同學插嘴道:“就連我們小孩子用的文具都有假的,而且同樣的東西,賣的價格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