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想晚上跟蹤兒子!我真想到學校里大鬧一場!兒子在大學里的一切總讓我感到困惑和焦慮不安。”昨天上午,焦灼不安的陳女士向本報熱線求助,希望本報記者能夠幫她想一個好辦法管住兒子。
兒子反常母親犯疑
“兒子是我的驕傲,可他考上大學后卻
讓我夜不能寐。”據家住延吉路的陳女士介紹,兒子曉勇正在島城一所理科大學讀二年級,這本來是件讓家長高興的事,但曉勇的反常變化卻讓陳女士坐臥不安。先是周末不愿回家,接著半夜十二點宿舍不見人,連續幾天不回宿舍睡覺。寒假期間曉勇帶回家一只寵物狗,雖然兒子一再說明是替同學暫時收養的,但陳女士仍不時犯疑,這是不是兒子在出租屋內養的寵物?
寒假開學后,為了讓兒子收心,陳女士削減了兒子的生活費,除了生活用品外每星期只給100元。但兒子每次回家拿完錢就走,從不愿多呆片刻,半夜打學校宿舍電話找兒子,還是經常不見人。看到媒體上關于個別大學生荒廢學業的報道,陳女士非常著急,經常愁得神經衰弱,覺得兒子不是迷戀網絡游戲,就可能是和女朋友在外合租了房子。
大鬧學校只求嚴管
上周三,連續幾天找不到兒子蹤影的陳女士一怒之下找到該高校學生處,質問學校為何不采取措施加強對學生的管理,接待人員“不知情”的答復讓陳女士火冒三丈,為此還跟學校工作人員大吵一架。她認為,作為學生的管理者,如果連自己的學生都不知道身在何處,絕對是失職行為,她到學校吵鬧其實就是為了學校能夠對學生嚴格一點,不讓兒子那么隨便就離校過夜。
母親心焦直想盯梢
整天覺得兒子不對勁,卻搞不清兒子的行蹤,陳女士“跟蹤”兒子的念頭越來越強烈,看看他在課后都在干什么?是否走上了偏道。但陳女士卻又不敢輕易盯梢,曉勇從小脾氣執拗,如發現被跟蹤,不知會發生什么后果。她告訴記者,如果兒子能心平氣和告訴她自己的打算和計劃,或者老師能給家長提供學生在校的具體情況,家長也不會整天神經緊張,一心想跟蹤孩子。陳女士表示,實在沒有辦法的時候,她還是要跟蹤兒子。
企盼大學加強聯動
陳女士說:“作為家長,必須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同時也希望學校對學生嚴格管理。”為此,記者采訪了青島大學社會學系主任孟天運。他認為,正是當前個別大學生迷戀網吧、校外租房等負面消息的傳播,使學生家長異常擔心自己含辛茹苦教育孩子的成果毀于一旦,但陳女士跟蹤兒子的做法有欠妥當。他說,大部分大學生作為成年人在法律上享有自己的權利,嚴厲的校規往往有可能違背個別的法律條文,大部分學校已建立了與學生家長的直接聯系,如果兩者之間真正實現互通互達,也就不會出現家長想要跟蹤兒子的事情了。記者曹為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