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 “國家遙感中心與伽利略衛星導航有限公司關于執行《中國國家遙感中心和伽利略聯合執行體關于伽利略計劃合作協議》的總承包協議”9日在北京簽署
,該協議標志著中國國內就中方參加伽利略計劃權利和義務的具體落實。    “伽利略計劃”是歐盟委員會和歐洲空間局共同發起并組織實施的歐洲民用衛星導航計劃。中歐伽利略計劃合作項目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對外科技合作項目。
   總承包協議明確了國家遙感中心與(中國)伽利略衛星導航有限公司在共同完成中歐伽利略計劃合作項目中權利、義務以及知識產權等具體內容。
   
新聞資料我將出資2億歐元
   “伽利略計劃”1999年2月正式提出,旨在建立歐洲自主、獨立的民用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該系統將啟用30顆導航衛星及相關的地面設施,總投資約35億歐元,預計在2008年部署完成。中國政府和企業出資約2億歐元參與這項計劃。2004年10月9日,國家遙感中心與歐洲伽利略聯合執行體在北京簽署了《中國國家遙感中心和伽利略聯合執行體關于伽利略計劃合作協議》。
   
美曾威脅摧毀“伽利略”
   據美國《商業周刊》2004年10月24日報道,美軍已制定了一份詳細的作戰計劃,“在必要時”摧毀歐盟未來的“伽利略”衛星定位系統的衛星。美國為何揚言要對歐盟的衛星下手呢?
   美國1973年開始研制全球定位系統(GPS),在1994年全面建成。它由繞地球運行的24顆衛星組成。目前,GPS為世界各國所采用,美國從中賺取了巨額的利潤。
   歐盟的“伽利略”衛星定位系統向美國的“太空霸權”發起了挑戰。與美國的GPS相比,主要服務于民用的“伽利略”系統更先進,也更可靠。一位專家形象地比喻說,GPS只能找到街道,而“伽利略”則可找到家門。“伽利略”系統意味著其他國家也將裝上美國才有的“千里眼”。美國《商業周刊》的文章認為,美國之所以威脅摧毀“伽利略”衛星,很大程度上“是沖著中國來的”。
   
“伽利略”計劃電腦效果圖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