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青島市嶗山區消費者協會統計:近三年來,嶗山消協共受理汽車消費糾紛投訴79起。其中,2002年5起,2003年16起,2004年58起,嶗山消協從2002年受理個人消費用車的投訴開始,汽車消費投訴呈日趨漸多的趨勢。特別是近一年多來,汽車消費投訴案例的數量明顯增多,呈幾何級數增長。 &nbs
p; 從總體上來看,汽車消費糾紛增多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汽車銷售量的增加,擁有汽車的人群在迅速擴大,汽車消費糾紛隨之增加;二是想在中國汽車市場這塊大蛋糕上咬一口的人太多,大廠、小廠一齊上,無論生產技術還是管理水平,都難免有參差不齊的現象存在。汽車不合格零、部件的出現,也造成了汽車的故障率升高,同一故障經過三五次維修,仍不能正常使用的情況時有發生,導致了消費者投訴量的增加;三是國家遲遲未能出臺“汽車三包”的相關法律、法規,使得汽車銷售市場上無對口的法律、法規可依,難免個別企業故意為消費者設置消費陷阱的行為發生,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四是廣大消費者的維權意識和綜合素質不斷提高,為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積極向消費者協會投訴。 嶗山消協綜合近幾年汽車投訴分析得出,近幾年汽車消費糾紛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強買強賣現象;二是購銷合同不規范,鉆法律的空子,個別商家的合同樣本存在霸王條款;三是個別品牌的汽車魚目混珠,技術和零部件不過關;四是重銷售、輕售后服務的現象。 令消費者高興的是,為了保護家用汽車產品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明確汽車產品銷售商、制造商、修理商的修理、更換、退貨責任(三包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國家質檢總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和機構歷經近3年時間,組織起草了《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草案)》。該“草案”于去年12月30日公布,現正處在征求意見階段,待正式公布實施后,會給廣大的汽車消費者帶來福音。于喜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