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3月11日訊(記者 楊飛越 實習生 梁菲菲 通訊員
楊衛華
盧明鵬)“孔雀東南飛”效應在我省勞動力市場上得以顯現。據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一項最新調查研究顯示,目前“長三角”已取代我省東部,成為農民工進城務工的首選。我省農民工在求職心態、流向和工資待遇期望值等方面均出現了悄然變化。
據悉,我省農民工省外流動的增多,省內流動的逐步減少;長三角成為首選,珠三角趨勢減弱。從2000年以來,全省年均轉移農村勞動力在110萬人以上,其中省外轉移呈逐步上升的趨勢,尤其是長三角地區成為農民工的首選。有關專家分析認為,這主要是因為長江三角洲地區工資待遇和工作環境普遍要優于其他地區,上海市還出臺了針對外來勞工保險的相關政策,以及勞動力市場秩序相對較好,勞動監察力度相對較大,已成為特別能吸引勞動力的城市。相比之下,我省東部地區及珠三角等地區工資水平低,務工環境差,吸引力已慢慢減弱。另外,現在農民工的思想觀念發生了轉變,很多人都想到外面闖蕩一下。
調查顯示,農民工對工資待遇的期望值大幅提高,800元工資以下包吃住,對我省中西部欠發達市地的農民已不具備太大的吸引力。專家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國家有關政策的出臺和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刺激了農民種田的積極性,對農民外出務工的積極性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另外,農民工文化素質和技能的提高、民工短缺現象,也提升了其對工資待遇的期望值。
另外,調查顯示,農民工的就業心態開始由“求生存”向“謀發展”轉變。專家認為,這主要是因為用工單位對進城務工人員素質要求不斷提高,單一的體力型輸出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農民工對技能的重視程度提高。另外,新生代農民工文化素質較高,已不滿足于掙錢養家糊口,而是想方設法融入城市中,謀求更大發展。
編輯:林彥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