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東路今年將開工改造記者張建華攝 |
市政府辦公廳昨公布今年12件實事詳細內容,并
明確責任單位供你監督
2005年,你家門前的馬路會不會變樣;你住的小區屬不屬于集中供熱……只要看看“實事清單”,這些疑問就都清清楚楚了。
昨天,市政府辦公廳向市民公布了2005年市政府在城鄉建設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要辦的12件實事的詳細內容,每件事都明確責任單位,供社會各界監督。
整治市內“小街小巷”
2005年,我市計劃分四批對市內四區約1300處(條),近120萬平方米的“小街小巷”進行整治。整治內容主要包括:道路硬化、路燈安裝、雨污管道敷設。
第一批小街小巷綜合整治范圍包括:
市南區(約590處/條、32萬平方米):萊蕪二路7號、21號,觀海二路1-6號,團島一路-團島四路,嘉祥路76-78號,成武路34號-鄆城南路,濟寧支路,高郵湖路1號、2-4號、5號、6號、8號、10號、14號,魚山支路,金口一路支路,信號山支路,伏龍路41號、26號、56號、38號,曉望路,華嚴一路。
市北區(約370處/條、35萬平方米):臺東三路101號、107號,大成路47號,長興路65-83號,洮南路2號、3號、6號,鞍山路76號,松山路18號,標山路91號,吳興通路,德平路47號,紹興路95號,延安一路9號,鎮江支路2號、3號、7號,云門一路30號、32號、38號、40號、20號、28號、46號、48號,北仲路16號甲,芙蓉路36-66號。
四方區(約160處/條、36萬平方米):人民路298號,吉水路9-13號,嘉興路48-50號,杭州路183號-瑞昌路137號,嘉善路74-76號,人民路294-396號,河清路38號,宜陽路31號與大華公司之間,武寧路45號-德安路44號,開平路39號,四流南路127號,瑞安路北段,杭州路3號,重慶南路29號,南昌路125號,開平路5號-商城路1號
李滄區(約180處/條、16萬平方米):曉樓路樓院甬道,永平路甬道,永安路14號,興山路甬道,浮山路甬道,君峰路甬道,李村河北岸甬道,49中墻外甬道,九水支路甬道,濱河路甬道,振華路甬道,順河路甬道,南日崗小區甬道,七舍路甬道,虎山路甬道,東山四路甬道,觀嶗路甬道,夏莊支路甬道。責任單位市建委、市規劃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南區政府、市北區政府、四方區政府、李滄區政府
解決千村吃水問題
2005年,我市將解決1000個村莊居民飲用水的安全衛生問題,其中嶗山區42個村、黃島區28個村、城陽區8個村、即墨市140個村、膠州市100個村、平度市410個村、萊西市137個村、膠南市185個村。責任單位市水利局、相關區市政府
改造超期服役道路
2005年,我市將對山東路、杭州路、大沙路、四流北路等超期服役道路進行改造。
山東路改造工程范圍:南起東海路,北至海倫路,全長4.75公里,改造后道路寬40米,車行道31米(含3米綠化帶),兩側人行道各寬4.5米。改造內容:路面翻建、地下管線、兩側綠化、4至5處人行過街地道、橋涵等。
杭州路改造工程范圍:南起杭州路立交橋,北接四流南路,全長約2800米。改造后車行道寬20米,兩側人行道各5米。整治內容:主要為路面翻建、地下管線、兩側綠化、電力等。
大沙路改造工程范圍:西起興隆路,東至四流南路,全長約1830米。改造后的大沙路寬23米,其中車行道寬15米,兩側人行道各寬4米。改造內容:主要包括道路翻建、地下管線、路燈、綠化等。
四流北路改造工程范圍:南起興城路,北至遵義路,全長2769米。改造后四流北路寬30米,其中車行道寬20米,兩側人行道各寬5米,兩側綠化帶各寬10米。改造內容:主要包括道路翻建、地下管線、路燈、綠化等。責任單位市建委、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市政公用局、市規劃局、市林業局(城市園林局)、市南區政府、市北區政府、四方區政府、李滄區政府
治理市區河流
2005年,我市將綜合治理部分市區河流,治理范圍包括:鄭州路河、杭州路河、大村河等市區河流。責任單位四方區政府、李滄區政府、市建委、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規劃局、市市政公用局、市國土資源房管局、市林業局(城市園林局)
實施“平改坡”工程
2005年主要對匯泉廣場周邊(22座、1.1萬平方米)、青島大學周邊(70余座、3.2萬平方米)、山東路(海信廣場對面,17座、8400平方米)、東西快速路二期兩側(海信立交橋至徐州路段,40余座、2.2萬平方米)等重點區域進行平屋頂改造,改造樓房近160座、平頂面積近8萬平方米。責任單位市建委、市規劃局、市國土資源房管局、市南區政府、市北區政府、青房置業集團
繼續改造“一戶一表”
2005年我市計劃完成自來水“一戶一表”改造6萬戶左右。其中,市南區1.7萬戶,市北區1.6萬戶,四方區2.4萬戶,李滄區0.3萬戶。責任單位市市政公用局、市南區政府、市北區政府、四方區政府、李滄區政府
擴大集中供熱面積
2005年,全市計劃新增供熱面積160萬平方米,其中,老城區50萬平方米。范圍包括:
市南區65萬平方米,包括:熱電集團38萬平方米,主要是東海路以北、海口路以南、臺南路以東、麥島路以西,香港路兩側、麥島路以東,海安路以西,福州路以西、紹興路以東、延吉路以南、寧夏路以北,福州路以東、寧夏路以北、安慶路以南,江西路以北、寧夏路以南、福州路以東、漳州路以西;開源集團27萬平方米,主要是山東路以東、燕兒島路以西東部等部分新、老小區。
市北區2萬平方米,由熱電集團負責新建供熱,主要是福州路以西、南京路以東、遼陽路以南、延吉路以北,延吉路以南、寧夏路以北、紹興路以西、南京路以東(老城區),金湖路以西、徐州路以東、如東路以北、寧夏路以南。
四方區15萬平方米,由泰能熱電負責新建供熱,主要是膠東灣以東、308國道以西、李村河以南、瑞昌路以北等部分新、老小區。
李滄區78萬平方米,其中包括:泰能熱電10萬平方米,主要是308國道以西、李村河、張村河交叉區域等部分新建小區;開源集團43萬平方米,主要是膠州灣以東、重慶路以西、營子河以南、李村河以北等部分新、老小區;萬和熱電25萬平方米,主要是重慶路以東、308國道以西、虎山以南、李村河以北等部分新、老小區。責任單位市市政公用局、各供熱企業主管部門(單位)
建立和完善救助體系
建立和完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主要包括6個方面的內容:
對農村低保戶全面實施“陽光救助工程”。此項工作主要是將城市低保工作中實施的“陽光救助工程”推向農村,出臺農村低保工作規定,使農村低保工作實現規范化、制度化。如:嚴格農村低保操作程序,規范低保申請、調查評估、審核審批和低保資金發放程序等。
建立城鄉自然災害援助制度。此項工作主要有3項內容:一是建立荒情援助制度。主要用于因災造成山區、庫區和自救能力差的災民,在春荒、冬令期間的口糧、衣被和疾病的救濟;二是建立災民緊急援助制度。落實市財政救濟資金,爭取中央救災款,確保人民群眾因突發災害在緊急搶救、轉移安置以及因災倒塌損壞房屋重建修繕時,能得到及時救助;三是在市區和城鎮開展“救災減災進社區活動”。通過廣泛的宣傳和演練等形式,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的抗災減災意識。
改革農村五保供養制度。此項工作主要是建立以政府供養為主的新型五保供養制度。把未享受農村養老保險且供養標準低于當地農村平均生活水平的五保對象全部納入農村低保范圍。在全市消除6-7處集中供養的空白點,使全市集中供養率提高10個百分點。
建立農村醫療救助制度。此項工作主要是落實民政部、衛生部、財政部《關于實施農村醫療救助的意見》(民發[2003]158號)和省民政廳、衛生廳、財政廳轉發《意見》的通知(魯民[2004]23號)文件精神。
實施低保家庭就業援助行動。此項工作主要是配合市勞動保障局出臺城鄉低保家庭就業援助制度,在此基礎上有計劃地實施低保家庭就業援助行動。
開展法律援助活動。此項工作主要是以司法局、民政局等九局委轉發司法部、民政部等九部委《關于貫徹落實〈法律援助條例〉切實解決困難群眾打官司難問題的意見》和省九廳局的通知。在此基礎上開展法律援助活動。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衛生局、市勞動保障局、市司法局、市農委、相關區市政府
讓農村貧困殘疾人安居
2005年,以五市三區為重點,兼顧李滄區,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農村殘疾人(以持殘疾人證的為準)中的無房戶和危陋房戶實施安居工程,改造1000戶住房,使這些貧困殘疾人住房達到當地中等居住水平。其中平度、萊西、即墨、膠南、膠州各130戶,城陽120戶,嶗山180戶,黃島30戶,李滄區20戶。責任單位市殘聯、市民政局、相關區市政府
治理墨水河
一期治理工程以防洪工程和兩岸主干截污工程為主。
即墨段截污工程:完成總長10.038公里干管敷設。防洪工程:完善城區段河道護砌長9.28公里;同時對城區已治理段9.307公里河道的污泥、垃圾進行清除,并結合清淤工程新建王家莊至王家院村(即墨市長江二路)跨墨水河大橋一座。工程占壓及拆遷補償:河道清淤拓寬工程需進行房屋拆遷近950平方米,永久占地182畝。
城陽段截污工程:完成總長11.64公里干管敷設。防洪工程:對墨水河左、右岸(西城匯-董村)約3公里長的河道,實施拓寬疏浚、護岸砌筑工程,同時擴建西城匯橋。工程占壓及拆遷補償:河道清淤拓寬工程需進行房屋拆遷近7000平方米,永久占地68畝。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市環保局、即墨市政府、城陽區政府
改擴建百處社區中心
按照創建國家文明城市的要求,改擴建市內四區100處面積不足50平方米的街道社區室內文化場所,完善基層社區文化設施的服務功能。實施范圍:
市南區香港中路辦:香港中路社區、閩江路社區、新貴都社區;云南路辦:壽張路社區、朝城路社區;八大關辦:福山路社區、棲霞路社區;金門辦:高雄路社區、大堯社區;江蘇路社區委:龍江路社區、大學路社區;八大峽辦:臺西一路社區、緯五路社區、觀音峽社區;湛山辦:新湛二路社區、鹽城路社區;中山路辦:河南路社區、平度路社區;八大湖辦:吳興路社區、高郵湖路社區;珠海路辦:燕兒島路社區、汕頭路社區、珠海路社區。
市北區遼源路街道:遼陽西路、哈爾濱路;寧夏路街道:臺湛路社區、鎮江路社區;遼寧路街道:科技街社區、包頭路社區;利津路街道:人和路社區、姜溝路社區;敦化路街道:鎮江北路社區;登州路街道:壽光路社區;華陽路街道:曹縣路社區;冠縣路街道:冠縣路北段;膠州路街道:吳淞路社區;合肥路街道:延興路社區、合肥路社區;威海路街道:臺東六路社區;浮山后社區:浮山后四小區;北仲路街道:東仲社區;熱河路街道:德平路社區;泰山路街道:泰山路社區;黃臺路街道:松江路社區(嫩江路26號);延安路街道:龍潭路社區、標山路社區。
四方區阜新路街道:勸業社區、海濱社區、安平社區、恩波社區、安民社區;海倫路街道:海昌社區、海順社區、海清社區、海寧社區、海南社區;嘉興路街道:昌化社區、四機社區、瑞昌社區;興隆路街道:宜昌社區、興德社區、平安社區、瑞安社區、溫州社區;水清溝街道:新天社區、九江社區、海豐社區、萍鄉社區、淮陽社區;洛陽路街道:興城社區、商城社區、廣廈社區、商邱社區、海琴社區、新園社區;河西街道:大山社區、河一社區。
李滄區湘潭路街道:大棗園社區、十梅庵社區;李村街道:玉清宮路第一居委會、東山社區;永安路街道:永安路社區、滄怡路社區;興城路街道:堿廠社區、四流北路社區;樓山街道:劉家社區、樓山后社區;興華路街道:華泰社區、興華社區;振華路街道:滄臺南路社區、航院社區;虎山路街道:桃園社區、東王埠村村委會;浮山街道:東李社區、百通花園社區;九水路街道:于家下河村委會、鄭莊村村委會、劉家下河村委會。責任單位市文化局、市南區政府、市北區政府、四方區政府、李滄區政府、市規劃局、市國土資源房管局、青房置業集團
建設國際農產品中心
2005年計劃完成展示交易大廳、信息發布和電子交易中心、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等三項工程建設,并投入使用。其中包括:展示交易大廳工程:總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投資7500萬元;信息發布和電子交易中心:建設面積600平方米,并配套相關設備,投資600萬元;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建設面積1200平方米,并配套相關儀器設備,投資900萬元。責任單位城陽區政府、市農委、市經貿委、市外經貿局、市工商局、市海洋與漁業局記者閔妤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