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美國五角大樓正在加緊制定新的防衛指南,打算對美國的軍事力量和軍事戰略重新調整,以打造一支今后50年"獨步全球無敵手"的武裝力量,實現其繼續稱霸全球的野心。
美國各界極為關注
新的防衛指南全稱是《四年防務評估報告》。按照美國法律,五角大樓每隔4年都要向
總統
和國會提交一份防務評估報告,這個報告一般是在新總統就任后,由國防部長親自組織專家和官員制定,它對美國的國防戰略走向將產生重大影響。例如,"9·11"事件后,拉姆斯菲爾德在當年的《四年防務評估報告》中明確提出了"本土防衛是美國國防最優先目標"的思想,這是美軍戰略思想的一次重大轉折。隨后美國組建了國土安全部,發動了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先后推翻了塔利班政權和薩達姆政權,打擊了"基地"組織。所以說,《四年防務評估報告》是美國歷屆政府軍事戰略和軍事調整的綱領性文件。
具體負責起草報告的是美國新保守派代表人物、國防部副部長沃爾福威茨。雖然報告要到今年11月4日才正式發布,但它已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美國一些研究機構、智庫紛紛建言獻策,《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華盛頓郵報》等也對報告的進展作了報道。
強調美軍要有同時應付多場戰爭的能力
新報告中,國土安全仍是美國首先考慮的問題,為此,美國新軍事戰略將更注重以"先發制人"化解"非常規"威脅。
報告首先強調進一步優化保有軍事實力與實現軍事目標的關系,即要打更有效率、更經濟的戰爭;不僅要打贏,還要贏得漂亮。由于今后全球反恐戰爭有可能同時在許多地方發生,因此報告強調美軍要有同時應付多場戰爭的能力。
其次,報告也對美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中暴露的問題進行了總結。例如,以往美軍從未認真考慮過在推翻他國政權后有效維持當地安全秩序的問題,但現在伊拉克境內反美武裝襲擊活動此起彼伏,迫使五角大樓開始審議"戰后維持"的問題。美國國防部另一位副部長3月3日在一次研討會上明確表示,在戰后美軍控制的地區提供"糧食、彈藥和裝備,以及全天候的安全保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報告將重點研究如何整合現有軍事資源、維持戰后安全的課題,以使美軍今后能夠騰出手,實現"10─30─30"的戰略構想,即在決定對某個目標動武后,10天內部署到戰區,30天內打敗敵人,30天后,騰出手來對付另一個敵人。
將建立一支"無可匹敵"的軍隊
新報告中,五角大樓還提出"領先50年"的構想,即美軍要建立一支在未來50年內能應付任何挑戰、沒有對手的作戰部隊。這個構想和布什"以實力求和平"的方針是一脈相承的。
此外,新報告的重要目標是爭取國會對軍費的支持。2004年是美國軍費開支增長較快的一年,首次超過4000億美元,達到4013億,占全球軍費總開支的一半左右。為實現超一流軍力的目標,新報告將繼續不遺余力爭取國會在資金上的支持。
新報告還把中國軍事現代化視為重要的安全議題之一,稱中國是"最不可預測的威脅"。報告稱中國近幾年來一直穩步致力于軍事現代化,這種軍事現代化正在打破大陸與臺灣的軍事力量均衡,美國必須擁有足夠的軍事力量進行遏制。 (周詳/《環球時報》
2005年03月16日 第二版)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