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沈陽3月18日專電(陳光明、伏怡)
日前,宋女士在鞍山市鐵西大西街買了一箱河北某廠生產的“純牛奶”。到家打開一瓶,發現這瓶“純牛奶”異常甜,倒在碗里后,跟清水一般。
宋女士到鞍山市鐵西區消協投訴,經直觀認定,這箱“純牛奶”屬不合格產品。消
協人士與廠家取得聯系,廠家承認這種所謂的“純牛奶”是用奶粉勾兌的,出廠的批發價為8元每箱。消協人士讓廠家將其檢驗部門的檢驗報告、衛生許可證、產品配方等相關資料郵寄過來,可廠家對此置之不理。于是,消協人士請求當地工商部門協助處理。記者了解到,市、區消協都接到很多類似的投訴。
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一些城市已發現有個別小生產廠家用糖精、甜蜜素和色素等原料勾兌劣質飲料,這種飲料的細菌含量等指標均不符合相關標準,對人體健康構成很大威脅。這些劣質飲料多數出現在街邊沒有營業執照的流動攤床。
據了解,街邊不少流動攤販沒有固定進貨渠道,哪個廠家生產的東西便宜就進哪家的貨,也不問符不符合衛生標準,甚至一些人都不知道向廠家索要正規發票,更別說向消費者提供銷售憑證了。
鞍山消協人士提醒,挑選飲料首先要看包裝是否密封不漏氣。飲料標志應完整,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清晰可見,外包裝上也不能有明顯缺陷。劣質飲料中往往帶有雜質,出現不應有的混濁現象和沉淀物,液體顏色也會出現異樣。
此外,選購飲料不能只看價格,對那些過于便宜的飲料有必要提高警惕。
LUCK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