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省國資委與魯信、兗礦、濟鋼等12家國有企業法人代表簽訂了2005年業績考核責任書,全省省管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由此啟動。從此,對國企老總的軟約束變成了硬杠杠。
這一辦法明確,如企業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低于目標值且低于100%,即國有
資產不保值,則屬未完成考核目標,除扣除其延期績效年薪外,還將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是否留用。以往,由于國有企業歸屬不同部門管理,對企業老總的考核很難建立統一、合理的硬杠杠,致使國企經營者缺乏有效激勵約束,國有資產經營效率不高。為此,我省出臺《省管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辦法》,首批在12家企業實行。
這個辦法規定,考核分任期考核、年度考核等。年度考核指標包括年度利潤總額和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由于企業所屬行業不同,又把企業分為工交、商貿等幾類,分別考核資產負債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等。任期考核則是為鼓勵企業增加資本積累,避免短期行為而設,其考核指標包括最能反映企業是否“賬實相符”的不良資產比率等。如任期考核指標完不成,其部分績效酬薪就難以兌現。
辦法還規定,如企業發生各類特大安全責任事故,則直接被定為未完成考核目標;如未能完成改革改制、主輔分離等重要任務或發生影響穩定的重大事件,酌情扣發績效年薪或延期績效年薪。此外,省國資委還將結合企業財務運行狀況,對業績考核責任書執行情況進行動態監控。為保證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國資委將聘請中介機構進駐企業。
據統計,這12家企業2004年資產總額為1818億元,占全部省管企業資產總額的65%;利潤總額69億元,占85%。2005年這12家企業利潤總額指標目標值為93.3億元,比2004年實際完成值提高11.45%。
副省長王仁元出席簽字儀式。他要求盡快建立健全權責明確、管理規范、上下協調、精干高效的國資監管體系;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改革重組,因企因地制宜,扎實有序推進。□朱劍平 高瑜 馬慶軍 報道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