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遍地烏鴉糞便愁煞環衛工人
路人也頻頻被鳥糞“襲擊”
北京有幾處烏鴉集中地點
最近,萬壽路地區的居民又多了一件煩心事:往年這里烏鴉就不少,今年數量又猛增,每天傍晚,路邊的一排排楊樹便成了“黑客帝國”。大量的烏鴉糞便散落在人行道上,不僅給環衛部門造成壓力,也給居民出行帶來麻煩。
除萬壽路之外,北京還有多處烏鴉“集散地”。烏鴉為什么白天到郊外覓食,晚上回到市內休息?它們的大批出現是不是說明城市的環境好了?以下便是記者的調查。
萬壽路路口成“黑客帝國”
一百多棵樹烏鴉近萬只
昨晚7時,記者來到萬壽路路口北側時,數不清的烏鴉黑壓壓地落在路兩側的楊樹上。行人路過時,要不是偶爾被烏鴉糞便“襲擊”,根本發現不了樹上有那么多烏鴉。
“天黑前后,這些烏鴉就不知道從哪一下子冒出來!”附近停車場的收費人員說,烏鴉會在第二天天亮之前離開,天黑時回來。記者粗略數了一下,在其中一棵楊樹上,共有80多只烏鴉。
記者沿萬壽路路口向北,一直走到萬壽路乙15號門前,在一公里長的路上,192棵楊樹上都是烏鴉的“宿舍”。按平均每棵樹上50只計算,該地區至少有烏鴉近萬只。
今年烏鴉數比去年猛增
萬壽路社區居委會書記李紅說,今年烏鴉數量比往年多。據他介紹,自從五棵松橋附近的菜地被征用為奧運場館的預留地后,那里的“?汀北阆蛉f壽路轉移,萬壽路地區的烏鴉就多起來。
居民張先生認為,烏鴉多未必是壞事。他說,在市區找個安靜的地方不容易,萬壽路地區烏鴉增多可能說明現在的環境變好了。
商務部門前烏鴉“集散地” 見客戶取消 等車先看樹
東單商務部門前的楊樹上,每天都聚集著很多烏鴉。公司職員張女士說,昨天她正準備去見客戶,路過這里時,鳥屎落在她衣服上,她只好取消和客戶見面,回家換衣服。
經常在這附近坐公交車的錢女士說,每次等車,她都先抬頭看樹上是否有烏鴉,一定找一個沒有落烏鴉的地方等車。
掃也掃不凈 洗也洗不掉 滿地烏鴉屎 愁煞環衛工
今天早晨4時30分,海淀環衛二隊的環衛工人開始上崗清掃馬路。萬壽路路面是最難清理的。環衛工人用力清掃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掃走的只是尚未風干的烏鴉糞便,烏鴉糞便形成的白色痕跡絲毫沒減少。
早晨7時,除了人行道和柏油路被烏鴉糞便染成乳白色,就連閱報欄和賓館圍墻上的裝飾燈也被“擊中”。
每到冬季,萬壽路地區的保潔問題都讓環衛部門很頭痛。海淀環衛二隊的李隊長表示,他們也對烏鴉糞便用水清洗過,但洗后就馬上又落了很多新糞便。
請生物專家 解開烏鴉謎:烏鴉為什么晚上進城?
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張正旺說,烏鴉是典型的北方鴨科動物,主要分布在溫帶。烏鴉白天要到郊區取食,晚上回城里夜宿。目前對于這方面還沒有更深的研究。目前本市除了萬壽路,在東單商務部門前、同仁醫院、崇文門路口、北京師范大學以及動物園等地都有大量烏鴉聚集。
烏鴉為什么總聚集在固定地點?
張教授認為,烏鴉會選擇安全避風、適合飛行的地方棲息。因為這些地方要人為干擾少。此外,還有風向、建筑物位置等因素影響。根據美國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烏鴉是鳥類中最聰明的一種。
烏鴉多能否說明環境好?
張教授說,評價環境好壞不是一個指標能決定的。萬壽路地區只是烏鴉特別多,又沒有出現種類特別豐富的現象,不能簡單地下結論。
烏鴉糞是否有毒?
張教授和學生正在對烏鴉糞便進行取樣分析,分析烏鴉糞便是否含有重金屬等污染有毒成分。研究結果將在今年上半年公布。張教授說,多年以來,由于受人們對烏鴉的偏見以及烏鴉不屬于保護動物等因素影響,對烏鴉的研究重視程度不夠。
專家提建議:樹旁寫“提醒” 呼吁全社會講“鳥道主義”
華夏心理研究院特約社會心理學教授張純說,人類和烏鴉都有生存的權利,和諧社會除了應有的人道主義,也要有適當的“鳥道主義”,人類要尊重鳥類的生存環境。
張教授舉例,曾經在瑞典有一個烏鴉媽媽,它的烏鴉寶寶經常會因為大風等外在因素而掉到地上。一些生活在附近的居民就在樹旁立了一個牌子,寫著“樹上有烏鴉母親,請放輕您的腳步”,并加固了樹干。如果我們的市政部門也能在經常停落烏鴉的樹旁,立上牌子提醒行人,樹上常有烏鴉,請您注意小心烏鴉可能會排泄糞便。
應居民要求城管尋“妙方” 處理烏鴉糞請您來支招
昨日,海淀城管部門應萬壽路地區居民的要求,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治理烏鴉糞便新方法”。如果您對如何處理烏鴉糞便有更好的辦法,請撥打海淀城管熱線電話82669451或者撥打本報新聞熱線58635863。
文/記者 成懷喜 范維 攝/記者 成懷喜 插圖/龐麗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