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幾乎天天都在和這些未成年的小罪犯打交道,尤其是看到宣判后他們的父母痛苦欲絕的樣子,我的心也像針扎的一樣!”作為少年法庭的李萍庭長同時也是一名中學生的母親,法官和母親的雙重身份,讓她對自己的崗位有著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近年來,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的態勢一直讓她非常沉重,在接觸大量的未成年人
犯罪案件中,她都一直在尋找孩子們走上迷途的內在根源。
“不懂法可以告訴他,不守法可以約束他,可是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的孩子知法犯法呢?”與少年犯們“打交道”的次數越多,李萍的結論越清晰:信仰的缺失才是導致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吧顩]有目標,更沒有意義和價值,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會責任感缺乏、情感意識淡漠,孩子的生存狀態是‘麻木’的!”李萍接觸的少年犯越多,深入他們內心的機會越多,李萍越能強烈感受到目前信仰缺失下教育的蒼白。而現在不少學校依然把片面追求升學率作為教育的目的,忽視品德教育,一些家庭更是只看中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孩子的道德評價。信仰的缺失使不良文化、思想乘虛而入,極端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和“金錢萬能”等不良觀念對未成年人造成侵蝕,極大影響了他們心智的健康發展。
只有搞清了犯罪原因,走進了未成年人的內心世界,才能進行針對性的矯正。為了真正走入犯罪青少年的內心深處,探詢他們走上犯罪道路的心路歷程,少年法庭的“陽光學校”今年專門聘請了島城心理學戰線上的一些知名專家和學者,讓他們走進問題少年心靈深處,從而找到青少年犯罪的真正根源,探索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新途徑,未雨綢繆,防范于未然,讓更多的花季少年遠離悲劇。
記者 姜寶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