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日本防衛廳事務次官守屋武昌訪華,并在北京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熊光楷舉行會談。
守屋武昌此行對中國的軍費開支和軍費透明度指手畫腳。他準備圍繞中國國防預算連續17年呈兩位數增長一事,呼吁中國增加軍費透明度,公開主要裝備數量。
日本近年來極力渲染中國軍事現代化,稱中
國國防費用不斷增加,國防政策不透明,已經成為周邊地區的“軍事威脅”。
中國的軍費增幅真的格外“突出”嗎?
資料顯示,日本在20世紀60年代經濟高速增長時期,軍費開支也曾經有過20%以上的年增長率。據統計,日本2005財年國防預算約為4.86萬億日元(約合456億美元),是中國的1.6倍,按人均計算則是中國的13倍。美國2005年國防預算是4206億美元,比上一財年增長4.8%,總額是中國的14倍,人均是中國的22倍。
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中國增加軍費,改善裝備,推進軍事現代化并不應令人感到意外。況且中國政府從1995年起就定期發表國防白皮書,介紹中國的國防政策,部隊建設和武器發展等情況。并在2004年與法國、英國、巴基斯坦、澳大利亞等國聯合舉行了非傳統安全領域的軍事演習,演習內容包括反恐、海上搜救和聯合登山,演習地點包括陸地、海上和高山地區。表明中國軍隊已經在透明化方面做出了努力。一位西方外交官表示,“白皮書讓其他國家更清晰地了解了中國的安全關切、國防政策和軍事變革等情況,有助于建立相互信任。”
據軍事專家分析,軍事透明化是世界發展的一個趨勢。世界對中國軍費開支的關注,也反映了中國國力的上升。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主要大國,其軍費開支透明化對國際安全和周邊地區安全具有積極的影響。但是按照國際慣例,每個國家出于維護本國利益,都根據自己的情況,對涉及國防機密的開支采取機密預算形式。其他國家無權對此進行指責和干涉。事實上,美國每年都有大量的國防機密開支沒有公布。
軍事專家分析指出,“9·11”事件后,日本在美日同盟中的地位得到增強,日本一方面希望改變對華關系的被動局面,一方面急于重塑日本政治大國地位,并有意追隨美國插手臺灣問題。因此,日本在推動對華友好合作的同時也加大了對中國的牽制和防范力度。通過渲染中國“軍事威脅”,日本可為其從“專守防衛”的被動式防御戰略,轉向“先發制人的海外干預”軍事戰略作鋪墊,為其走向軍事大國掃清輿論障礙。(記者王風
張莉霞)
責任編輯:趙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