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相關部門的消息稱,為建立治理超限超載的長效機制,從4月1日起,我省收費公路通行費將有所調整。但私家車等小車型的通行費用未發生變化。受益最大的為10噸以上貨車,通行費降低約20%-30%,另有部分客貨車的通行費出現了上升。
據介紹,此次通行費調整的依據是交通部與國家發改委下發的《關于降低車
輛通行費收費標準的意見》。主要針對5類貨車調整載重標準劃分和收費系數。原來1-5類貨車載重標準分別按:2.5噸以下(含2.5噸),2.5-7噸(含7噸),7-15噸(含15噸),15-20噸(含20噸)及20噸以上來劃分;相應地,1-5類貨車收費系數也分別調整為:1、2、3、3.5、4.5。
據介紹,客車的收費系數調整是與貨車同步的,但在載客座位上,客車載重標準分別按:7座以下(含7座),8-19座(含19座),20-39座(含39座),40座以上(含40座)來劃分;相應地,收費系數也分別由原來的1、2、3、3.5,調整為1、2、2.8、3。
據介紹,調整后,原來4、5類的大貨車受益最大。如一輛載重25噸的貨車,雖然仍然屬于5類車,但收費系數由4.5降為了3.5。如果按照廈泉高速公路每車每公里0.55元的費率計算,從廈門到泉州82公里的單次通行費用支出將減少約45元,非常有利于長途運輸企業降低成本。
據測算,調整后,也有部分車型的通行費出現了上升。比如載重7噸的貨車原來屬于2類,收費系數是2;而調整后,7噸車屬于3類貨車了,收費系數就變成了2.8;再比如7-9座的面包車,原屬于1類車,現在調整為2類車,收費系數就翻了1倍。另外,由于原來50座以上的大客車下調了0.5個系數,因此,也有旅游行業人士認為,這將使城際旅游大巴運輸成本降低,從而刺激省內旅游市場的發展。(盧天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