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京4月1日電(記者朱旭東、翟景耀)1日,江蘇“3·29”事故處理度過關鍵一天。江蘇省政府副秘書長韓慶華說,淮安液氯泄漏事故第一階段的應急搶救工作已告一段落,開始逐步進入恢復生產和工作階段。
韓慶華說,1日是事故處理關鍵的一天,也是一個轉折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危險源已經處置
妥當。當天上午,發生液氯泄漏的槽罐車已經被拖至當地一家化工廠,不會再造成泄漏事件的發生。京滬高速大動脈也完全暢通,不會再臨時關閉,為處理事故開展其他工作創造了條件。
收治的病人數量沒有增加,也沒有出現新的死亡病人。截至3月31日晚10點,住院病人為350人(其中包括36名消防人員、公安干警和武警),有29人屬于重癥病人,每個重癥病人都有一個專門的醫療組負責。目前住院病人病情穩定,很多人已經出現明顯好轉。醫院也正在制定相對規范的標準,對那些恢復良好、基本康復且要求出院的人,從2日起陸續滿足他們的出院要求。
當地已做好近萬名疏散村民返回家園的準備工作。近兩日有關部門已經著力清理現場,對中毒死亡的家畜家禽進行焚燒、消毒、深埋,避免因腐爛可能帶來的疫情,這些工作要求1日晚必須處理完畢。另外,對于村民返家后的生活安排以及注意事項,以公告的形式張貼在每家農戶的門口。村民家中易污染的食品原料,全部可以到指定地點兌換,并發放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和現金。目前經環保部門檢測,事故發生地的殘留物已經不會對生命產生影響。
韓慶華說,目前事故處置已經進入后期工作。江蘇、山東兩省對事故的理賠已進行了實質性的會談,江蘇省考慮在理賠款標準沒有確定前,先按照交通事故理賠的底線和遇難群眾家屬商談,2日可能啟動少數遇難群眾的火化工作。
據了解,在受災地區群眾恢復生產和生活上,當地政府也做了一些準備工作,2日將出臺一個初步的恢復生產措施。對受災的兩萬多畝農作物帶來的損失,省市政府將對農民進行賠償,并免費提供相應的生產資料和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