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上海的一份統計材料表明,山東省去年進滬禽肉8萬余噸,豬肉近6萬噸,分別占上海市供應總量的71%和38%,在所有25個供滬省市中名列第一。
記者從省畜牧辦了解到,我省畜產品不僅滿足本省市場需求,而且每年有1500多萬頭生豬、120多萬噸禽蛋、100多萬噸禽肉銷往全國各地或出口國外。肉類出口30萬噸,占全
國近三成,其中兔肉出口占90%以上。
省畜牧辦副主任劉炳譚表示,我省畜產品之所以得到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準入許可,并且成為全國出口第一大省,得益于我省實施標準化生產、嚴格動物防疫管理以及不斷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目前,我省畜牧業已形成集飼料、獸藥、養殖、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體系,產業化程度達到65%左右。
資料顯示,2004年,全省畜牧業一、二、三產業(產加銷)取得長足發展,其中一產業總產值達1010.8億元,比2003年(831億元)增長21.6%。畜產品及其加工制品年出口創匯額達25億多美元,成為我省對外開放最具活力的產業之一。按可比口徑計算,去年全省畜牧業一、二、三產業實現增加值848億元左右,占全省GDP的5.47%,成為國民經濟中最大產業。
據統計,全省現有各類畜禽規模飼養場、戶90多萬個。規模飼養生產的生豬、肉雞、蛋雞分別占總量的60%、100%、85%。近幾年,全省投資30多億元,建設標準化肉雞舍2.6萬個,肉雞標準化飼養比重占60%;建設標準化豬場800多處,生豬標準化飼養比重占45%。目前,全省已制定23個地方標準,有21個畜禽產品通過全國統一標志的無公害認證,20個產地通過無公害畜產品認證。
據不完全統計,全省從事畜牧業的勞動力達到700萬—800萬人,僅從事畜禽養殖的人員就達150多萬人。去年一年,全省新發展畜牧合作經濟組織100多個,其中畜牧合作社70多個。(記者 姜言明 通訊員 李流航)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