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卡耶夫(中)與議長在辭職談判結束后離開

今天起他不再是總統
4月4日,流亡莫斯科的吉爾吉斯斯坦總統阿卡耶夫正式簽署了辭職聲明。根據前一天在莫斯科達成的協議,吉爾吉斯斯坦流亡總統阿卡耶夫于4月4日上午簽署聲明,宣布從4月5日起辭去總統職務。
值得一提的是,阿卡耶夫似乎對協議很滿意,他甚至是面帶笑容地與捷克巴耶夫一起出現在媒體面前。然而,這只是表面現象,面上的微笑無法掩飾阿卡耶夫內心的痛苦。盡管他同意“主動”放棄總統職務,但其實并非出于自愿。
大約一個星期前,阿卡耶夫還堅決表示不會辭職。上周二,他在“莫斯科回聲”廣播電臺發表了“革命”后的首次講話,強調“并未看到應該辭職的理由”,但僅僅幾個小時之后,他又通過俄羅斯第一電視頻道宣布,準備談判解決放棄總統權力問題。前后態度的改變表明,阿卡耶夫的內心實際上很矛盾,而他的處境也十分艱難。
阿卡耶夫“主動辭職”是這樣進行的
對于在前蘇聯以及吉爾吉斯政壇摸爬滾打幾十年的阿卡耶夫來說,4月4日將是他一生中永遠的痛。正是在這天,擔任吉爾吉斯總統15年之久,引領吉爾吉斯完成了從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到獨立主權國家的過渡的他,以一種近乎悲劇的方式“自愿”簽署了境外辭職聲明。按照日程安排,阿卡耶夫的辭職儀式當天上午10時(北京時間14時)在吉爾吉斯駐莫斯科大使館舉行,除了簽署辭職聲明之外,他還向吉爾吉斯人民發表了一個18分鐘的講話。
一大早,就有數十名記者圍在吉爾吉斯駐莫斯科大使館門外,希望能夠參加辭職儀式,能夠親自見證這一重要歷史時刻。然而令他們深感失望的是,有關方面并未允許媒體到場記錄辭職過程,他們也只好在外面靜待消息。9時45分,阿卡耶夫的坐車在一輛小車的陪同下,閃著警燈呼嘯著來到大使館門前,阿卡耶夫沒有和記者打招呼,就坐車徑直進入了大使館。
大約一個小時之后,參加了阿卡耶夫辭職儀式的消息人士向媒體透露了相關情況:吉爾吉斯議會代表團成員薩德科·賈帕羅夫說:“阿斯卡爾·阿卡耶夫剛剛簽署了聲明,宣布從4月5日起辭去吉爾吉斯斯坦總統職務。此外,他還向吉爾吉斯人民發表了18分鐘的講話,這是一個充滿悲傷的講話。”按照賈帕羅夫的話說,阿卡耶夫在莫斯科時間10時23分向吉爾吉斯議會代表團團長、吉爾吉斯議長捷克巴耶夫遞交了辭職聲明。
吉爾吉斯議會代表團成員庫曼別克·阿馬納利耶夫透露說,吉爾吉斯議會代表團成員出席了阿卡耶夫的辭職“典禮”,盡管作為調節人的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代表沒有到場,但是阿卡耶夫辭職和簽署聲明都得到了公證。
同樣出席了退位儀式的議員塔什庫爾·克列克西佐夫告訴俄新社記者,吉爾吉斯議會將在4月5日討論阿卡耶夫辭職問題。按照他的話說,議會毫無疑問將接受阿卡耶夫的辭職,因為國家已經有了新政權。
四點備忘錄為辭職掃清道路
為了談判解決阿卡耶夫總統境外辭職問題,吉爾吉斯議長捷克巴耶夫率團在4月3日抵達莫斯科。當天下午,雙方在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代表的主持下,在吉爾吉斯駐俄羅斯大使館舉行談判,并最終就阿卡耶夫辭職問題達成協議,簽署了一份包括四點內容的備忘錄:
第一,阿卡耶夫將發表相應的聲明,宣布提前放棄總統權力。第二,吉爾吉斯議會將通過決議,宣布無條件履行憲法及其他法律中關于保障總統活動的條款。第三,議會接受阿卡耶夫辭職,并確定提前舉行總統選舉的日期。第四,各方聲明無條件尊重國際方面對此備忘錄所做的保證。
談判結束之后,捷克巴耶夫指出,簽署這樣一份備忘錄非常重要,它將使政權的合法性與連續性得到保障。阿卡耶夫也強調,自己正是出于國家穩定、政權的合法與連續性的考慮,才同意辭去總統職務的。
阿卡耶夫主動辭職情非所愿
首先,阿卡耶夫已經喪失國內根基。
“革命”發生之后,阿卡耶夫盡管“出逃”莫斯科,但是仍然心系國內,并希望支持者行動起來,幫助自己奪回失去的一切。應該指出的是,阿卡耶夫的支持者雖然采取了一些行動,來自其老家的幾百名民眾還舉行了抗議活動,但是同阿卡耶夫的反對力量相比,畢竟是勢單力薄,難以取得相應的成效。而反對派在極短時間內就基本上奪取了國家政權的事實也讓他認識到,國家強力部門不可能為其復位提供支持。
其次,阿卡耶夫面對著強大的國際壓力。
盡管美國和歐安組織從一開始就否認插手吉爾吉斯事務,并且表現出并不反對阿卡耶夫的態度,但是事實表明,正是美國人背后推動了這場“郁金香革命”。3月30日晚上,阿卡耶夫首次公開表態,譴責美國在背后策劃了“違憲政變”。
據吉爾吉斯斯坦的一個“非政府組織”的聯盟領導人巴伊索羅夫說,他的組織通過美國民間機構“全國民主研究院”接受了美國政府的資助。他承認“如果沒有美國和歐洲的幫助,革命根本就不可能發生”。英國《每日電訊報》4月2日的報道也證實,現年52歲的“自由之家”基金會的項目負責人邁克·斯通在吉爾吉斯斯坦創辦的印刷廠就是專門為反對派出報提供服務的。按照斯通的話說,正是他們在2月11日印刷的一期反對派雜志引導了民眾情緒,最終推動了阿卡耶夫政權的倒臺。在這期名為“MSN”的雜志封面上是一張正在修建中的豪宅照片,而其主人被指稱就是阿卡耶夫。由于正值民眾彷徨之時,這張照片所能帶來的后果可想而知。2月22日,斯通運營的印刷廠被切斷供電,但美國駐吉爾吉斯斯坦大使館隨即送來了兩臺發電機,以解燃眉之急。
第三,“救命稻草”沒有發揮實際作用。
在阿卡耶夫的眼里,俄羅斯與哈薩克斯坦無疑是危急時刻的“救命稻草”。3月24日比什凱克形勢急轉直下,阿卡耶夫全家正是通過哈薩克斯坦,轉道來到了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然而,在對待阿卡耶夫重新掌權的問題上,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顯然沒有盡力,相反,可能正是在他們的“調停”之下,阿卡耶夫不得不同意放棄總統權力。此前還有消息說,吉爾吉斯南部局勢動蕩期間,阿卡耶夫曾經請求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出兵,以反恐名義對示威者進行鎮壓,但是遭到俄羅斯和有關方面的拒絕。包括俄羅斯在內的諸多國家近來相繼承認了吉爾吉斯新政權的合法性,并表示愿意在各個領域向其提供幫助,這無疑也讓阿卡耶夫心灰意冷。
第四,新政權對阿卡耶夫軟硬兼施。
在支持者無能為力、外部壓力重重之下,阿卡耶夫不得不為自己和家人的后事著想,而吉爾吉斯新政權的“軟硬”兩種表態,進一步“動搖”了他堅持下去的決心。根據吉爾吉斯總統地位法的規定,阿卡耶夫辭職后有權成為安全委員會成員,國家將為他和家人提供辦公室、警衛人員以及免費的住宅和交通工具。
4月1日,捷克巴耶夫在議會向媒體宣布,如果主動提出辭職,阿卡耶夫及其家人的上述權利可以得到保障。相反,如果他拒絕辭職,議會很可能對相關規定進行重新審議。與此同時,負責經濟的副總理達尼雅爾·烏謝諾夫則暗示要沒收阿卡耶夫家的財產,他威脅說:吉爾吉斯內務部和總檢察院將對阿卡耶夫家族的企業進行搜查,并對其銀行賬戶展開調查。內外交攻之下,阿卡耶夫審時度勢,最終同意宣布辭職。(北京青年報:
天籟)
——吉爾吉斯斯坦前總統阿卡耶夫 ——
阿斯卡爾·阿卡耶夫 (Askar Akayev)
1944年11月10日生于吉爾吉斯共和國科明區吉熱爾-巴依拉科鎮的一個集體農莊莊員家庭,吉爾吉斯族人。他1968年畢業于列寧格勒精密力學和光學學院,畢業后留校任高級實驗員等職。1972年至1973年,他在伏龍芝工學院從事計算機技術研究工作,后又回到母校任高級研究員和講師。1976年他返回家鄉吉爾吉斯斯坦,1980年獲技術科學博士學位,并先后任比什凱克工學院講師、副教授、教研室主任。1984年,他當選為吉爾吉斯斯坦科學院通訊院士。1986年至1987年,他出任吉爾吉斯斯坦共產黨中央科學和高教部部長。1989年,他任吉爾吉斯斯坦科學院院長,并當選為蘇聯人民代表。
1990年11月,阿卡耶夫出任吉爾吉斯共和國總統。1991年10月12日,他在全民選舉中當選為吉爾吉斯斯坦獨立后的首任總統。1995年和2000年他兩次蟬聯總統,任期至2005年底。2005年4月3日,阿卡耶夫在莫斯科與吉議會代表團談判后宣布,他已經簽署關于辭去總統職務的文件
。
阿卡耶夫著有80多部學術著作和論文,多次榮獲國家與社會獎章,是伊斯蘭科學院與紐約科學院名譽院士。
已婚,有2子2女,其中一子艾達爾·阿卡耶夫曾在美國馬里蘭州大學學習國際經濟專業,1998年與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的女兒結婚。
阿卡耶夫曾于1992年、1996年、1998年和2002年4次訪問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