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北京的合作建房者開始走委托建房的路子、上海的合作建房則因為政策而暫時啞無聲息的時候,杭州的合作建房卻傳來了好消息:王涌宇們有望拿到建房的土地了。
七畝地想造兩幢樓
“杭州市國土資源局的某位人士給了我們一條信息。”杭州合作建房的發起人之一王涌宇告訴記者。原來
,在杭州市三墩地區,有一塊只有7畝的土地,可用地面積3405平方米,容積率定為1.6,建筑面積達5400平方米左右。這塊土地有望對外公開出讓。
“如果能拿下這7畝地,我們想造兩幢樓。”王涌宇向記者表示,兩幢樓應該能解決50名股東的住房問題了,“我們計算了一下,地價大概每平方米3500元左右,加上造樓的價格,估計樓面價每平方米5000元左右,這個價格還是吃得消的。”
是“雞肋”還是“雞翅”?
據王涌宇介紹,有實力的開發商一般喜歡拍大一點的地塊,而該地塊只有區區7畝,有實力的開發商根本看不上眼,屬于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記者也了解到,今年3月中旬,溫州就曾發生過開發商嫌地是“雞肋”而棄拍的情況,結果成為近年來溫州拍出土地的較低價。當時,溫州市區雪山路雪景公寓二期地塊拍賣,用地面積4927平方米,建設規模22486平方米,最終只有一家開發商的報價超過政府保留價而成交。
“未必是‘雞肋’。”一位開發商告訴記者,“我就經歷過兩家開發商只拍4畝地的情況。”他表示合作建房者要想如愿拿到這塊地仍然有不少困難。
政府會暗中施與援手?
對于國土資源局工作人員給合作建房者“指點迷津”的情況,也有人猜測,是不是政府在暗中對合作建房者施與援手?
王涌宇否認了這種說法。他表示,這只是一種信息的提供,因為土地的拍賣和獲得,還是要通過公開程序進行的。
有業內人士也認為這不太可能。現在杭州所有的土地出讓,都是采取招(標)拍(賣)掛(牌)形式進行的,“其實,想要拍下這7畝地,合作建房者跟各家開發商,是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競爭的。”
王涌宇表示,因為要通過公開程序,合作建房者也很有可能拿不到這塊地。如果拿不到地,就索性再等等,現在政府調控的政策那么多,估計下半年或許會有機會。
而對于眼前的機會,王涌宇表示,“先召開股東大會,看大家愿不愿意投錢。”如果要拿地,現在就得開始找錢了,“因為目前杭州還沒有銀行愿意支持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