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使用率最高的東京書籍版歷史教科書。
![]()
東京版教科書中,記述日本開始侵華戰(zhàn)爭的書頁。
![]()
神風特攻隊隊員的遺書,著意渲染軍國主義。
h![]()
記述“九一八”事變的書頁!
日本歷史教科書問題一直是反映日本政壇動向的風向標。戰(zhàn)后60年,日本歷史教科書對歷史、尤其是對侵略戰(zhàn)爭的評價一直在不斷變化,透過這種變化,我們看到的是日本總的政治傾向和未來走勢。
日本教科書的編選制度繁瑣
日本的歷史教科書也許是世界上最復雜的課本,這不僅體現(xiàn)在它們內容上的千差萬別,也表現(xiàn)為教科書的編選制度比較繁瑣。日本教科書實行的是民間申請編撰、國家審定版本和地方自由選擇的制度。小學、初中、高中(高中分為A和B兩部分)的歷史教科書都由國家統(tǒng)一審定,具體工作由文部科學省(前身為文部省)負責。審定工作每年都進行,審定一個層次的教科書大概需要1年多時間;高中的教科書分為A和B兩部分,分別要1年的時間來審定。日本每個層次的歷史教科書都是每4年推出一種新版本。2004年進行的是對初中教科書的審定。
希望編撰教科書的出版社首先要向文部科學省申請,文部科學省根據(jù)出版社的財力和規(guī)模,決定其是否有資格印制教科書。其次,有資格的出版社拿出樣本,文部科學省組織一個“教科用圖書檢定調查審議會”,負責對樣本的審定工作。這個審議會共有100多人,由大學教授、中學校長和老師等組成。其中,社會組31人,負責歷史、地理、公民3本教科書的審定,文部科學省決定審議會的人選。每年1月,審議會開始工作,根據(jù)政府制定的《教科書指導要領》,對他們認為不當?shù)牡胤阶龀鰳擞洝?月左右,根據(jù)審議會提出的報告,出版社進行修改,8月左右再發(fā)表修改樣本。審議會根據(jù)修改樣本最后決定是否合格,第二年的4月公布結果,再過1年投入使用。
歷史教科書版本確定下來之后,由學校的上級———地方教育委員會決定選擇哪一種版本。私立學?梢宰约赫f了算,但絕大多數(shù)中學都是公立學校,初中由市町村的教委決定,高中一般由縣教委決定。地方教委選定后報文部科學省,文部科學省根據(jù)報表向出版社訂購。出版社直接銷售教科書或在普通的書店里販賣教科書,都是非法的。原則上,一個城市有一個教科書供應點,只有在那里可以買到零售的教科書。
教科書問題是怎么產(chǎn)生的
二戰(zhàn)后,一些追求正義的學者編出了一批正確反映史實,積極倡導和平,否定軍國主義的教科書。1950年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以后,出于冷戰(zhàn)的需要,美國開始縱容日本右翼勢力,右翼文人借機對教科書開刀,不斷在教科書上做文章,否認侵略,復活皇國史觀。教科書問題由此產(chǎn)生。
國際社會最早意識到教科書問題是在1958年。當時的文部省把以往教科書中有關“戰(zhàn)爭反省”的內容刪掉,不再強調甲午戰(zhàn)爭是對中國的侵略,反而謬稱甲午戰(zhàn)爭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實際上,早在1955年,日本的部分歷史教科書開始將對亞洲國家的“侵略”換成“進出”。在此后的15年間,對教科書記錄下的有關731部隊、隨軍慰安婦、南京大屠殺、三光政策等戰(zhàn)爭罪行,當時的文部省一直利用“審定”的權力,逐漸將其消除。
1965年,一位充滿正義感的著名歷史學家家永三郎站了出來,起訴日本政府對他編寫的高中歷史教科書提出不合理的修改要求,開始了他與右翼歷史觀長達30多年的斗爭。這場針對“教科書審定違憲”的訴訟得到了200多名歷史學家的支持,并且迅速影響到了出版界、法律界、政界,后來演變成了一場有關日本歷史觀的大論戰(zhàn)。在家永等歷史學家的努力下,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初期的日本歷史教科書內容基本符合史實,輿論監(jiān)督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大。這期間,1982年和1986年曾出現(xiàn)了兩次右翼修改教科書的高潮,都被日本國內以及國際社會的譴責壓制。90年代中期,以戰(zhàn)后出生的第二代右翼分子為后臺,右翼學者成立“新歷史教科書編撰會”,開始掀起新的修改教科書的潮流,直至現(xiàn)在。
日本右翼勢力為什么不斷在教科書問題上生事
日本右翼勢力為什么不斷在教科書問題上生事?歷史學家依田憲家認為,根源是戰(zhàn)后沒有清算干凈的右翼勢力和教科書“審定制”。
依田介紹,日本在二戰(zhàn)結束前有40年的時間在推行教科書“國定制”,即由文部省直接編撰教科書。這種教科書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的精神支柱。戰(zhàn)后,這種教科書被駐日美軍總部廢除,編撰教科書的權力移交民間,文部省審定通過。當時的審定內容,主要是錯別字和錯誤統(tǒng)計。上世紀50年代,日本右翼勢力死灰復燃。1956年,文部省新設“教科書調查官制度”。這些“調查官”中,曾在戰(zhàn)爭中宣揚過皇國史觀、被軍國主義重用過的學者占了主流,他們開始對民撰教科書的內容進行干涉。這些調查官的行為也得到了右翼勢力的支持,教科書問題由此產(chǎn)生。
對語言和文化迥然不同的日本,美國在戰(zhàn)后實行了間接占領的政策,日本政府得以保留,一部分舊的保守勢力也沒有滅絕。這些人心中有一種極強的“日本政府繼承性”的情結,隨著美國間接占領的逐漸退出,這批勢力開始為二戰(zhàn)前的日本政府辯護。這種情緒的載體之一就是歷史教科書。
右翼教科書把日本軍國主義從戰(zhàn)爭犯罪者打扮成旁觀者
時至今日,共有8家出版社在編寫初中歷史教科書,它們是:東京書籍、大阪書籍、日本書籍、清水書院、帝國書院、教育出版、日本文教出版和扶桑社。其中東京書籍版本采用率最高,右翼學者團體“新歷史教科書編撰會”編寫的扶桑社版本采用率最低。
扶桑社出版的教科書開篇就寫道:學習歷史,并不是為了了解過去的事實,而是基于過去的事實,了解過去的人是怎樣想的。不要認為歷史是固定不變的,也不要用現(xiàn)在的道德來衡量歷史。
在扶桑社的版本中,日本吞并朝鮮的歷史也有記載,卻沒有寫是殖民統(tǒng)治,對朝鮮獨立運動僅僅一筆帶過。對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則采取了故意的混淆和歪曲。首先,“九一八”事變的原因被該書歸結為日本經(jīng)濟困難,一定要保證“滿洲”(東北),中國排日運動高漲最終導致事變發(fā)生。之后“滿洲國”五族協(xié)和、成為“王道樂土”……盧溝橋事變被寫成:1937年7月7日,在北京郊外的盧溝橋,有人向正在演習的日軍開槍,隨即日軍和中國軍隊開戰(zhàn)……南京大屠殺被寫成:12月,占領南京,平民也有不少傷亡。這里還有一個注腳:“東京審判認定了日軍1937年占領南京市殺害了不少中國平民,這就是南京事件。但是這個事件的資料實際上疑點很多,對此還有各種各樣的見解,到今天還在爭論不休。”在“新歷史教科書編撰會”看來,以往的教科書宣傳的是自虐史觀,使孩子對祖先沒有崇敬的心情、對國家沒有好感,招致鄰國的彈劾!靶職v史教科書”宣揚的則是自慰史觀,把日本軍國主義從戰(zhàn)爭犯罪者打扮成旁觀者。
聚焦“新歷史教科書編撰會”
目前在教科書問題上興風作浪的“新歷史教科書編撰會”成立于1997年,其創(chuàng)始人小林善紀是日本極右漫畫家、《臺灣論》的作者。這個組織成立時間不長,卻迅速在全國發(fā)展了近50個支部,募集會員1萬多人。其編寫的“新歷史教科書”雖然采用率不高,但其影響正在悄悄擴大。
“新歷史教科書編撰會”得到了日本政府右翼議員和閣僚的支持,他們出席該組織的會議,公開發(fā)表講話支持該組織。另外,日本其他保守組織也和“編撰會”勾結,如1997年成立的日本右翼議員組織“日本會議”、1998年成立的“思考日本前途和歷史教育年輕議員會”、2000年成立的“教科書改善聯(lián)絡協(xié)議會”等。它們在中央和地方發(fā)揮政治作用,不斷制造壓力,幫助推廣右翼教科書!熬幾珪边得到了豐厚的活動資金,包括三菱、日野、鹿島等90多家企業(yè)和十幾家財團為其提供了巨額贊助,該組織每年活動經(jīng)費高達4.2億日元(100日元約合人民幣7.9元)!懂a(chǎn)經(jīng)新聞》等媒體為其提供輿論支持。
“新歷史教科書編撰會”的活動不只是編寫宣傳右翼歷史觀的教科書,還向文部科學省、出版社和地方議會施加壓力,并且呼吁國會議員和地方議員達成一致,向各地的教科書選擇機構———教育委員會施加影響,漸漸形成了一個能夠滲透到全國各級教育機構的網(wǎng)絡。去年8月26日,東京都教育委員會決定,從2005年開始,都立初高中連讀學校白鷗高中要采用由“新歷史教科書編撰會”編寫的初中歷史教科書。東京都教育委員會的6名委員有5人選擇了由“新歷史教科書編撰會”編寫的美化日本侵略戰(zhàn)爭的初中歷史教科書。這6名委員中,委員長清水司和教育長橫山洋吉都是“新歷史教科書編撰會”的支持者,四年前強迫都立聾啞學校使用這部教科書的決定就是他們做出的。經(jīng)常在極右雜志《正論》上發(fā)表文章的右翼學者米長邦雄也在其列。
最近,“編撰會”甚至欲將其成員、扶桑社初中版歷史教科書的編撰者之一———高橋史郎送入埼玉縣教育委員會,F(xiàn)在,日本地方的教科書選擇機構正在進一步細分,越分越多,使得“編撰會”容易施加影響。目前他們采用的正是“化整為零,逐個擊破”的戰(zhàn)術,在教科書的“選擇”階段下功夫,重點進攻地方教委,一點一點地推廣這本右翼教科書。本報駐日本特派記者
曹鵬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