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造成“親情商業化” 有人認為未嘗不可
杭州出現代客掃墓服務引發爭議———
浙江清明節前后,幾十萬杭州人紛紛涌往已逝親人的墓前祭掃。在眾多掃墓者中,一些身著家政公司制服的鐘點工引起了人們的特別關注———她們是受雇于人前來代為掃墓的。
據《東方早報》報道,率先提
供這一代客掃墓服務的是杭州陽光家政服務公司。該公司人士介紹,早在前幾年,就有人來詢問是否可代為掃墓,但公司考慮到成立之初人手不夠、費用標準無法確定等原因沒有接單。今年,公司一些老客戶因在外出差無法趕回杭州,便分別打電話來希望公司提供代客掃墓服務。經再三考慮,公司決定開設這一服務。
家政公司:并不認為此舉有何不妥
“從服務性質來看,這只是我們‘替您服務’系列里的一項內容,而過去一直停留在替您道歉、替您送花這樣的常規服務。”陽光家政負責人并不認為此舉有何不妥,代客掃墓是應時、應客、應需而生。
鐘點工:5個小時獲得50元報酬
安徽人程琦琦是代勞掃墓的鐘點工之一。她說:“公司在我出發前曾特別交代了江浙一帶人掃墓的習慣。”程琦琦說:“在代客鞠躬時,我心里覺得像在拜自己的父母,他們在我18歲時就過世了。”
整個掃墓費時5小時,程琦琦從公司獲得了50元的報酬。陽光公司代客掃墓收費幾何,負責人選擇了保密。代客掃墓的所有費用由客戶以郵寄方式支付。
市民:對這樣的另類掃墓方式并不認同
據了解,目前杭州其他幾家知名家政服務公司都還沒有代客掃墓業務,并表示不會主動推出這樣的業務。一業內人士表示,這多少有違清明節的傳統意義,但如果客戶有意愿,他們也不會拒絕。不少杭州市民對這樣的另類掃墓方式并不認同。他們表示,清明掃墓,為的就是到現場追思故人親情,是對已逝親人的尊重。如果這都要請人來做,把親情商業化,清明掃墓的意義也就大大淡化了。也有人認為,如果實在沒時間,選個其他日子掃墓也未嘗不可。
學者:只要沒妨礙他人就無可非議
對此,浙江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楊建華認為,清明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主要是活著的人親自到逝者墓前完成追憶過往、感念生命過程的一個載體。千年傳承下來的不光是一種形式,甚至已經積淀為一種特有的文化和倫理道德。但因特殊原因請第三方代勞也未嘗不可,“這和新近出現的網上拜祭一樣,只要當事人心里認同這一形式,在操作過程中又沒有妨礙到他人就無可非議”。(戴虹紅)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