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悅山?我認識。他是我們這里的捐款明星!”昨天,市南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將“博愛之心”水晶獎章頒發給家住珠海路的辛悅山老人,以表彰他捐出3000元錢的善舉。珠海路街道辦事處民政事務科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73歲的辛悅山每年都要到街道捐六七次錢。 三千賠款轉手捐
出 說起送到紅十字會的3000元錢,還有個小故事。原來,這筆錢是別人賠償辛悅山房頂的錢。“錢是派出所轉交給我的。”辛悅山老人告訴記者,幾天前的晚上,他家樓上有名男子被人追債追到家里,為了躲債,那名男子就想從辛悅山搭的房頂上逃走,誰知道塑鋼房頂很軟,中年男子踩塌房頂掉了下去。正在睡覺的辛悅山以為有賊,把這名男子扭送到當地派出所。在派出所里,這名躲債人主動掏出3000元“賠款”。辛悅山收到這筆錢后馬上就交給市南區紅十字會。 捐了多少沒人算清 辛悅山開著一家小旅館,他說每月能賺3000多元。雖然掙錢不多,辛大爺捐起款來卻很大方。珠海路街道民政事務科孫科長告訴記者:“辛大爺只要手里有錢他就捐。每次捐款他只提一個要求:別說是他捐的。”孫科長說,辛大爺到底捐了多少筆錢沒人數得清。珠海路街道辦事處孫主任告訴記者,他在街道上工作了4年,每年辛悅山都要捐上六七次,每次1500元到2000元不等。孫主任還說,十幾年前他在區政協工作時就知道有個“捐款大戶”叫辛悅山,這么多年下來,“捐了大約十萬吧,只多不少!” 任憑記者怎么問,辛悅山絕口不提捐款總數,只說:“這是應該做的。”吃上饅頭他就幸福 有錢就捐,家里人不反對嗎?辛悅山的老伴王瑞蘭告訴記者,他們家里生活條件不錯,孩子們從來不干涉他們捐款的事情。但是,王瑞蘭和孩子們最不能“容忍”辛悅山,就是他的節儉。王大娘告訴記者,辛大爺每天在社區里撿廢木頭燒火,有時候還把別人扔的饅頭、大餅什么的撿回來吃。家里人勸他,吃這些東西不衛生。但是,辛悅山不聽,他說:“幸福?幸福就是能吃上大白饅頭。”劉文劍于萍攝影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