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北京市水利科學研究所劉洪祿博士向記者介紹,北京全年36億噸的用水量中,20%可以由再生水代替。而今年“五一”起施行的《北京市節約用水管理辦法》中也明確規定,住宅小區、單位內部的景觀環境用水和其他市政雜用用水,應當使用雨水或者再生水,不得使用自來水,違反規定的將被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
款。
據劉洪祿博士介紹,目前京城已經建成22座污水處理廠,全市再生水處理量達到了6.3億立方米。但與如此大的“第二水庫”不相匹配的是,由于管道等配套設施缺乏,本市再生水的利用率還不是很高。一面是京城遭遇連續5年干旱,“喊渴”聲不斷,另一面大量的再生水卻白白流掉。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市已經根據《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制定出了再生水使用辦法。
辦法規定,再生水只能用于廁所便器沖洗、道路清掃、消防、城市綠化、車輛沖洗、建筑施工雜用和景觀環境等。記者了解到,“五一”起施行的《北京市節約用水管理辦法》還要求,綠化用水鼓勵使用雨水和符合用水水質要求的再生水,逐步減少使用城市自來水。城鎮地區的綠地、樹木、花卉應當采用噴灌、微灌、滴灌等節水灌溉方式,并嚴格執行園林綠化灌溉制度,提高綠化用水效率。住宅小區、單位內部的景觀環境用水和其他市政雜用用水,應當使用雨水或者再生水,不得使用自來水,違反規定的將被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再生水在北京的用量將越來越大。據劉洪祿博士介紹,市水利科學研究所從2002年開始進行再生水利用研究,目前已經建立通州永樂店、大興楊各莊與門頭溝試驗基地三個再生水試驗研究基地。北野廠灌區建立8處再生水灌區土壤與地下水質量監測點的監測結果顯示,再生水十分適宜澆灌棉花、蘆葦、甜菜、樹木原料類植物和玉米、牧草等飼料類植物以及非接觸性的喬、灌、草園林綠地。
同時,本市第一塊再生水和自來水灌溉對比實驗綠地也已在陶然亭公園北門內建成。該實驗綠地首次采用對比的方法,對再生水在北京園林綠化中的使用進行科學監測和評判,實驗獲取數據后將加快再生水在綠地澆灌中的大力推廣。
另據劉洪祿博士介紹,北京全年36億噸的用水量中,20%可以由再生水代替。依靠這座“水庫”,目前市水務局已經作出規劃,2008年北京將利用再生水灌溉農田100萬畝,利用再生水4億立方米,其年直接經濟效益將達0.96億元;2020年,利用再生水灌溉農田130萬畝,利用再生水5.2億立方米,再生水將替代大量優質地下水,成為北京的“第二水庫”。(黃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