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北京世界遺產景點門票漲價風潮影響,“五一”黃金周前,國內多數知名景點紛紛舉行價格聽證會,制訂新票價方案,準備在黃金周到來前實施。為了加強對門票漲價現象的監管力度,《關于進一步做好游覽參觀的門票價格管理工作通知》出爐在即。據悉,該通知草案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制訂,目前已下發各省物價、旅游等相關部
門進行研討,預計將于“五一”前正式發文實施。(《新聞晨報》4月12日報道)自從這條信息發布以后,網上罵聲一片。在下斗膽,懇請那些對于漲價之事深惡痛絕的批評家們暫且息怒,請聽我一言。
首先,國家級風景區不同于普通的城市公園,一些烈士公園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免費模式套在帶有明顯企業性質的風景區上,無異于驢唇馬嘴。景區重在保護,公園重在開放,風景區調整門票最終目的是要加強景區內的文物保護和其他設施的維護。而在大部分風景區的維護資金不能得到當地財政有力和有效支持的情況下,通過提高票價在客流高峰的黃金周自籌資金。這樣的經營思路在現行的大環境下應當不失為一個明智之舉。
其次,近年來由于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群眾選擇在黃金周期間出門放松心情。這樣必然導致各大風景區的游客數量激增,甚至遠遠超過景區環境的承受力。象北京故宮這樣的著名景區兼文物古跡,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客流量那么文物古跡遭到人為的破壞將再所難免。我們總不能一面要求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要為子孫后代留下寶貴的文化財富,一面卻要叫嚷著讓這些文物保護單位執行“大眾票價”遭受絡繹不絕的游人“踐踏”吧?面對這樣僧多粥少的局面,通過物價來控制客流量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再者,各大風景旅游區漲價無非就是隨行就市,既然黃金周商機無限,為什么就要死守住計劃經濟那一套,把票價定得一成不變?如今旅游區早已帶上越來越濃的企業味道,作為市場的經濟主體靈活地運用市場規則在市場經濟競爭中謀取自己的利益,難道不是天經地義的事嗎?旅游區可以把票價調高,相對地,游客也可以根據各大風景點的票價和自己的承受能力進行選擇,如果你不能接受你可等票價回落了再去,要不然干脆不去。誰也沒有強迫你去消費,市場就是一根調節經濟的杠桿,如果沒有人去,旅游區也就只能通過降價來吸引游客,這樣漲價的空間自然就不復存在了。
當然我不是在鼓勵那些投機倒把,胡亂增加收費項目的宰客行為,只是在健康合理的監督體系之下,景區通過合法手段提高自己的經濟效益我們應該予以充分的理解,不能夠因為自己多掏了幾塊錢就對人家的合法經營手段指指點點。這樣我們才能建立健康、和諧的市場環境。(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