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首位國家情報局總監內格羅蓬特說,要將“中國列為美國未來最大的關注目標”。1972年,他曾作為基辛格的隨從,秘密訪問了北京。
內格羅蓬特,這位經布什提名擔任此職的美國官員12日在出席美國議院情報委員會的提名聽證會時,他列出一連串的長短期工作目標,包括消除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對抗恐怖主義,改
革美國情報組織工作網等。
但他強調,美國情報人員最重要的長期工作,就是評估中國在世界逐漸增加的影響力,以及因此對美國造成的沖擊。“這是一個長期的問題,我們的后代子孫將會活在中國扮演一個非常強盛角色的世界”。他說,中國是美國長期的最重要關切目標。
聽證會上的發言顯示內格羅蓬特對中國事務諳熟于心。不過,中國人對這個新任情報總監的名字卻很陌生。在此之前,對中國問題頻頻發表看法的美國政要當中,很少出現內格羅蓬特的身影。內格羅蓬特偶然引起中國媒體的關注是在2004年6月,他接替當時的美國駐伊臨時權力機構行政長官保羅·布雷默,開始擔任美國駐伊拉克大使。
內格羅蓬特的外交生涯長達40年,但早在30多年前,他已經和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1972年基辛格作為尼克松的密使悄悄前往北京和中國高層溝通,在他的隨從中,有一人正是內格羅蓬特。后來,他先后在亞洲地區從事外交工作達15年,對中國事務有長期深入的了解。
事實上,由于冷戰策略的實施,幾十年來,美國一直將中國視為敵對國,對中國的情報工作一直是重點。根據去年9月美國情報委員會解密的對華情報評估報告顯示,中央情報局和美國其他情報機關對中國的監視是全方位的,包括動用飛越中國領空的衛星;在巴基斯坦、蒙古等中國周邊地區設立機動監聽站;在臺灣、日本和韓國設立大型監聽站;潛艇對深海通信電纜的竊聽以及其設在香港的工作站里的特工。最后的情報都匯總到美國中央情報局,形成《總統每日簡報》,每天8點前送到白宮。
然而,盡管中央情報局在搜集中國情報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還是犯下了一些錯誤,從而誤導了美國對華政策的制訂。內格羅蓬特上任之后,在加強對中國的情報工作上會采取哪些措施,將成為中國關注的焦點。本報記者
黃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