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企業信用擔保系統、企業質量信用信息系統、企業納稅信用等級評定、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記者從昨天召開的全市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會議上了解到,我市包括企業信用登記查詢、信用分類監管、信用評級和信用擔保在內的四大企業信用管理系統已經初具規模。正是這四大企業信用管理系統織
就了一張嚴密的信用網絡,這一網絡日益成為島城企業中守信者的“保護神”、失信者頭上懸著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而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因此,企業的信用建設直接關系到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企業信用體系的核心是一種信用激勵與約束機制,讓守信者獲利,讓失信者受損。我市以企業信用登記和信譽評價為依托,初步建立了四個企業信用管理系統。
一是企業信用登記查詢系統。工商、稅務、公安、質監、海關及銀行等部門都建立了各自的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部門間的企業信用信息不再是一座座“信息孤島”,目前,我市已成功實現了工商、稅務和質監部門的信息交換和數據共享。接下來,青島海關、市外匯管理局、市財政局、市外經貿局等部門也將被連接到企業基礎信息交換和共享平臺,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二是企業信用分類監管系統。包括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管理、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等。
三是企業信用評級系統。依托市企業信譽評定委員會,加強對全市企業的信譽等級評定。市商業聯合會會同有關執法部門,從社會誠信度、公眾誠信度、金融誠信度、經濟往來誠信度和勞動用工誠信度等五個方面組織開展誠信流通企業認定活動,去年我市有11家企業入選首批“中國商業信用企業”。
四是企業信用擔保系統。加快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努力構建以中小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以商業性擔保機構為主體,政策性、互助性或會員制擔保機構為補充,擔保機構和再擔保機構配套協作,功能完善、運作規范的信用擔保體系。今年3月份,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促進民營經濟大發展的決定》,明確提出爭取上半年掛牌成立青島及各區市的民營及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建立民營及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爭取年內全市新增民營及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10家以上,形成組織形式多樣化、大中小結合的擔保網絡體系。
經過近幾年努力,我市企業信用建設已顯現成效。以誠信為基礎,島城企業正沿著“品牌培育—品牌擴張—品牌集聚”之路,向品牌經濟飛馳。本報記者
企業納稅分“等級”
去年4月,市國稅局、地稅局聯合出臺了《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管理試行辦法》,根據納稅人在納稅方面的信用程度不同而劃分的等級,將納稅人分為A、B、C、D四個等級,分級實行不同的管理方式,并將評定結果定期向納稅人公布。據介紹,企業納稅的信用評定內容具體包括遵從稅務登記管理情況,遵從賬簿憑證管理情況,遵從納稅申報管理情況,遵從稅款繳納管理情況以及違反稅收法律和行政法規行為處理情況五方面。我市第一批50戶企業被評為A級納稅信用等級。
貸款向失信說“不”
早在1998年,人民銀行就開始了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的建設。目前,我市的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已有相當規模,中國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轄內絕大多數企事業單位的信貸業務均已登錄入這一系統。2004年末,全市發放貸款卡企業達25714家,信貸登記系統登錄人民幣貸款余額1837.7億元,外幣貸款余額34.6億美元,銀行承兌匯票余額285.3億元,信用證余額折人民幣166.5億元。目前,各金融機構利用信貸登記咨詢系統防范風險的意識有了進一步提高。2004年,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查詢次數達到13.4萬次,比上年提高了56%;據不完全統計,商業銀行通過查詢拒絕貸款240筆,金額近3億元,分別比上年提高33%和45%。
企業信用向社會公示
去年4月底,一個包含8.8萬多條數據的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由市工商局建立完成,該數據庫的信息管理操作系統同期建成,初步形成了供社會查詢和具有公示的能力的數據平臺。據市工商局主管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合同處任黎處長介紹,這一數據庫錄入的信息主要包括四大類:一、身份信息。即企業名稱、組織形式、法人、注冊地、注冊資金等基礎信息。二、良好信息。一些由銀行等部門提供的與信用相關的企業榮譽等信息。三、提示信息。企業有無工商年檢、增減資本等信息。四、警示信息。包括工商部門查處的企業違法違規等不良信息,以及其他部門作出的對企業的不良評價等信息。
據介紹,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共收錄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四大類88,576條,各類數據項434.1萬個。其中登記注冊信息轉入身份信息75,789條,良好信息7017條,警示信息1606條,提示信息596條。
依托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市工商局面向社會公示不良警示信息,讓失信的企業付出代價。2004年6月,市工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首次向社會公示了3341家企業的7017條良好信息和首批300家企業的不良警示(案件)信息,引起了較大反響。市建委對其中涉及的12家房地產開發企業按不良行為記錄給予扣30分處理,工行、農行等已開始對公布的不良信息企業停止貸款。2004年10月和2005年1月又先后公示了580家和328家企業的不良信用信息。
市工商局還通過深化“守合同、重信用”公示認定,以及中國馳名商標和省、市著名商標的評選,積極推動企業提高誠信意識。自2002年至今,通過加大宣傳、法律培訓,指導企業建立健全合同信用管理制度,極大調動了企業誠信的積極性。3年來我市共有2500余家企業新申請參加“守重”活動,經嚴格考核公示,有1068家被授予市級“守重”企業。值得一提的是,申報2004年度“守重”活動期間,有近千家企業新申請“守重”公示,參與意識空前高漲。經嚴格考核,470家被認定為市級“守重”企業。截至今年3月,我市共有市級“守重”企業1811家,其中省級“守重”企業399家,國家級32家。國家級和省級“守重”企業數量均列全國副省級城市和全省各地市首位。市工商局通過進一步完善“守重”企業考核評價指標,將考核項目細化為七大類,26個項,由原來的33個數據項增加到118個數據項,更加全面客觀地考察企業合同管理和信用狀況,使“守重”活動真正融入了企業信用體系建設之中,“守合同、重信用”已成為島城信用建設的一個品牌。
企業的信用建設也需要行業自律,2003年7月,市工商局聯合海爾、青啤等7家企業為發起人,倡議成立青島市企業信用協會。目前,該協會已經成為我市企業在信用建設方面“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保護、自我發展”的基礎。
質量信用一查便知
去年,市質監局對我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生產許可證管理的企業、強制性認證產品的生產企業、獲得名牌產品和質量獎的企業共計6945家,開展了質量普查建立企業質量信用檔案工作。
該局提出了以企業基礎信息、企業良好行為記錄和不良行為記錄為主要內容的企業質量信用信息系統,并確立了評價指標,涉及企業基本狀況、質量管理狀況、產品質量狀況、質量監督、標準化管理、計量管理、許可證管理、特種設備監督檢驗、認證、質量違法與投訴狀況等方面的內容。
截至2004年10月底,市質監局共對3463家企業更新建立了質量檔案。在此基礎上,選擇能夠體現企業質量信用信息的部分檔案指標并結合《企業質量信用評價數據采集表》,按照質量信用評價體系的要求,采取定量評價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2813家規模以上企業開展企業質量信用評價,建立“青島市企業質量信用評價體系”。
去年12月,市質監局按照評價體系運轉獲的企業質量信用初評結果進行了專家評審,評出了AAA級企業61家;AA級企業150家;A級企業625家。
另外,該體系可以查詢企業是否獲得中國名牌、山東名牌、是否獲得國家免檢產品等優良信用信息,也可查詢企業質量違法與投訴狀況、產品是否合格等不良信用信息。
信用專家將來青作報告
由青島市商業聯合會主辦的信用建設專題報告會將于本月27日上午9時在華普大廈4樓多功能廳舉行。本次報告會邀請到了北京大學商業信用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章政教授和全國商業信用中心孔慶泰常務副主任共同講授。
報告會主要圍繞商業誠信建設方面的問題,內容涉及當前國內企業信用狀況;全國商業信用企業的評選情況;企業信用風險的診斷技巧;企業信用風險的控制和管理等內容。
我市企業可免費參加報告會,具體事宜請與青島市商業聯合會聯系,聯系電話587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