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孩子就好像一個小社會”
余靜濤,男,22歲,上海,學生,非獨生子女
我有一個親妹妹,現在念初中,兩個人平時感情很好。作為我來說,從她身上找到了作為哥哥的責任感,盡心照顧愛護。不過她有什么話不太對我說,總是去找媽媽講。平時給她補習補
習作業,偶爾也做做思想教育的工作,有大學生免費給她做補習,為他講授人生的課程,多好的事情啊!
有了妹妹之后,咱們家熱鬧許多,所以我對那種子孫滿堂的家庭方式特別有好感,特有家庭氛圍!現在的社會競爭這么激烈,市場上一點感情都不講,回到家,每個人都希望有家的感覺。如果家里沒感覺了,還要家庭做什么。我就覺得所謂的“421”家庭味道淡了些,還是大家庭親情味濃。
結婚之后肯定是要生孩子的,我的想法是先生兩個,如果感覺不太麻煩的話再要第三個。為什么是這樣呢?一來人多熱鬧,保持子孫滿堂的可能性,二來兩個孩子之間有個互相扶持,三個孩子就好像一個小社會,兩兄弟吵架了,第三個能出來勸架,這會很有意思。
“我妹妹是天然的伙伴”
戈悅迎,女,22歲,北京,大四學生,非獨生子女
我更愿意子孫滿堂式的大家庭。因為這樣更熱鬧。而且,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大家庭里包含有很多小家庭,我很喜歡這樣的氛圍,尤其是過年的時候。
我和妹妹的感情非常好,可能是與生俱來的吧。她比我小4歲,我們從小就一起玩,就是天然的伙伴。我的脾氣特別臭,可每次發火,她總是很冤枉的。但暴風雨過后,只要我道個歉,她就馬上原諒我了,我們又恢復到很友好的狀態。再給我選擇,我也是覺得這樣就夠了,我只要現在的妹妹,。但是有哥哥更好,再多就不要了,怕人多相處不好。(其實這話不好說,我妹妹坐在我旁邊正聽著呢!)
結婚以后,即使沒有計劃生育,我也不要這么多孩子。要么不要,要么最多只要一個。養小孩子太麻煩了。一想到后期的養育工作,我就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