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東省旅游局副局長梁文生 |
 |
旅游一體化已經成為全球趨勢。梁文生攝 |
事實上,對于半島旅游城市而言,倡導半島旅游一體化的目的,并不僅僅停留在建設北方最重要的無障礙旅游區這么簡單層面上,這其中蘊涵更為深刻的寓意,那就是為打造世界級的旅游目的地夯實基礎
如何共同發展旅游大市場,積極推進跨區域旅游規劃;如何加強各地之間旅游產業對接合作;如何提升區域旅游合作的可操作性;如何利用好日韓產業轉移和2008年奧運會的機遇;半島旅游一體化之路如何走得更加穩健,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日前,記者就此采訪了山東旅游局副局長梁文生。
■本報記者徐瑞蔓
盡管半島城市群諸多產業合作還停留于規劃層面,旅游產業一體化卻已先行邁出實質性步伐。去年9月份,山東旅游界在青島召開聯席會議,討論并通過《山東半島城市群旅游合作宣言》,聯合打造半島城市群無障礙旅游區,實行半島游“一票通”;今年3月,省人大常委會審議《山東省旅游條例(草案)》,《條例》將更注重政府服務功能,致力于改善旅游環境,為實施“大旅游”格局提供新的規范,無疑為業已啟動的半島“無障礙旅游”增加了可操作性。同時與半島旅游一體化休戚相關的交通一體化也捷報頻傳,濟青南線的加速進展,使得濟南和青島之間的距離再次拉近;而青煙威欲實行輕軌連接的消息則更讓人們翹首以盼,如果未來20年之內三地之間725公里輕軌鐵路實現運行,膠東半島“一小時經濟圈”將真正成為可能。半島城市群目前擁有全省70%以上的旅游資源,428家旅游飯店,725家旅行社,72家A級旅游區(點),去年接待國內游客和國內旅游收入分別占全省的66.2%和72.4%。在構建半島城市群的宏大背景下,這塊7.3萬平方公里的區域蘊藏著的前所未有的旅游產業爆發力讓業界興奮不已。
切入點
記者:對于在現行責任考核和財稅體制下無法完全自如施展拳腳的半島城市群產業一體化進程,半島城市群旅游一體化卻有可能是一個最好的切口,從這個意義上看,山東半島城市群旅游一體化發展是否具有更加現實的重大戰略意義?
梁文生:是的,山東半島城市群旅游一體化的戰略意義十分重大,這一舉措不但完全順應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兩大新趨勢,并與城市群發展一脈相承。更重要的是,旅游經濟一體化是山東半島城市群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先導,從這個意義上講,旅游產業無疑是半島區域產業融合突破各種藩籬最先進入操作層面的領域。
一直以來,省委、省政府對加快半島旅游一體化,實現無障礙旅游區高度重視并提出了許多具體明確的要求,省旅游局將加快推進半島旅游一體化進程作為今后工作重心之一,并為此專門編制了半島城市群旅游發展規劃。去年,山東半島城市群8城市率先共同簽署《山東半島城市群旅游合作宣言》,這既是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建設半島城市群戰略的重大舉措,同時又標志著山東旅游進入了區域合作發展的新階段。
應該看到,區域經濟一體化必然滲透和體現在各個產業形態之中,在產業層面上,旅游業的融合更具操作性。由于旅游業是一種跨區域、跨國界的人流消費活動,這一特點決定了旅游一體化的進程更加明顯和迫切。旅游產業的競爭,已由單個企業層面的競爭、單個城市層面的競爭,發展到區域一體化的聯合競爭階段,因此一個地區旅游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做大做強,就必須打破行政壁壘,走區域一體化發展之路,在更寬領域、更高層次參與市場競爭。2004年8月9日,針對“非典”對旅游造成的嚴重影響,為了攜手重振亞洲旅游業的發展,東盟與中、日、韓旅游部長特別會議在北京舉行,聯合發表了《10+3振興旅游業北京宣言》。長三角、珠三角旅游業也先后推出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這些跡象表明,區域旅游一體化已經開始破除國界和行政堅冰,呈現出融合的大趨勢。山東半島城市群的旅游一體化必須迎頭趕上。
同時,應該指出,加快推進半島旅游一體化是實施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綜合半島城市群現有優勢產業,充分考慮產業關聯程度,結合各城市未來的職能定位和產業結構調整方向,通過城市間的分工協作,形成地區產業聯盟,構造包括旅游業在內的8大優勢產業。
找差距
記者:縱觀世界各大都市圈,旅游業都是其重要的支柱產業;世界級別的都市圈,更是世界級的旅游經濟圈。那么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半島旅游圈還存在哪些差距?如何拉近這種距離?
梁文生:半島城市群旅游業雖然在加速發展,但其發展水平與世界上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還存在明顯差距。比如山東半島近3000公里海岸線,年接待海外游客只有80多萬人次,而西班牙3000多公里海岸線,年接待海外游客超過5000萬人次,造成這種巨大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尚未形成一體化發展戰略、缺乏整體競爭力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半島旅游發展存在的一些具體問題有:一是旅游市場發育不均衡,國際、國內市場比例嚴重失調,接待人次比例為1:86.2(世界平均為1:10);收入比例為1:13.9,與全國旅游先進省市存在明顯差距。二是旅游企業“小、弱、散”,缺少市場競爭力強的大企業、大集團,形不成規模效應。三是旅游產業結構不合理。旅游收入構成中,購物消費僅占19.3%(世界平均40%,全國平均37.54%),娛樂消費占5.7%(全國15.8%),餐飲消費占9.1%(全國15.4%)。四是旅游投資渠道窄,資本結構不合理,國有經濟成分比重過高。
要消除這些弊端,加快半島城市群旅游一體化進程,半島地區應該積極推進旅游資源整合之路,拓展發展腹地,形成合理分工、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新格局,增強半島旅游整體競爭力,充分發揮半島城市群對全省旅游業的輻射帶動作用。
拉近距離,我認為還要消除三大障礙,一是思想障礙;二是體制障礙;三是政策障礙。破除這些障礙,有些是旅游管理部門權限以內的,我們應主動破除;有些是旅游管理部門以外的,需要各相關部門通力配合、共同解決。旅游業要實現更快發展,就必須盡快掃除各種障礙,輕裝上陣。為此,目前半島城市群旅游部門應強化四種意識:一是合作共贏意識。突破行政區劃界限,加強區域旅游合作,促進旅游要素的聚集和重組,把各市的分散優勢,整合為半島整體的競爭優勢,形成區域聯動、協調發展的新機制。二是合理分工意識。應在統一規劃的前提下,各市形成合理分工、優勢互補、特色鮮明、充滿活力的旅游產業體系,推動半島旅游業的整體升級。三是共鑄品牌意識。統一宣傳口號,統一旅游形象,統一導游講解,共推山東半島旅游品牌,把山東半島城市群打造成為世界知名、國內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四是龍頭帶動意識。省委省政府提出“青島強則半島強,半島強則山東強”。青島要充分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其他城市應主動與青島對接。同時,濟南要充分發揮省會城市對西部的拉動作用和對南北周邊地區的輻射作用。
新思路
記者:半島旅游一體化的基本思路和總體目標是什么?
梁文生:山東半島城市群旅游一體化發展,必須遵循整個半島城市群產業建設和發展的步調。山東半島城市群旅游一體化發展的基本思路是:以市場為導向,以游客為中心,以利益為紐帶,以共贏為目的,打破地域限制,突破體制障礙,形成統一、開放、有序的旅游市場體系,構建旅游合作機制,實現旅游發展的一體化和整體效益的最大化,進一步帶動和促進我省旅游業的快速發展。
根據這一思路,半島城市群旅游業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目標是,到2005年,接待海外游客110萬人次,旅游創匯6億美元;接待國內游客8200萬人次,國內旅游收入680億元;旅游總收入達到729億元,相當于同期全省GDP7.67%。到2010年,接待海外游客282萬人次,旅游創匯17.5億美元;接待國內游客1.48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1791億元;旅游總收入達到1938億,年均增長22%,相當于同期全省GDP12.9%。到2020年,接待海外游客515萬人次,旅游創匯49.6億美元;接待國內游客1.9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3550億元;旅游總收入達到3962億元,年均增長12%,相當于同期全省GDP13.2%。
大優勢
記者:思路一開天地寬。那么圍繞這些目標的實現,山東旅游產業必須有自身的優勢,在您看來,這些優勢在哪里?如何把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
梁文生:山東半島城市群旅游資源非常豐富,約占全省總量的70%以上。不但有自然風光的吸引力,更有文化積淀的感召力。在這一區域,海洋、海濱、海島和海產資源占全省的95%。
近年來,半島城市群旅游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旅游接待能力明顯增強,擁有旅游飯店428家,旅行社725家,A級旅游區(點)72家,旅游產業已步入快速發展軌道。2004年山東半島城市群8市共接待國內游客7687萬人次,國內旅游收入551億元,接待入境游客100.98萬人次,旅游創匯5.12億美元,旅游總收入585.5億元。8市接待國內游客和國內旅游收入分別占全省的65.42%和71.8%;接待入境游客和旅游創匯分別占全省的84.6%和90.3%;旅游總收入占全省的71.9%。可以看出,半島旅游的資源優勢是其他區域和其他產業不可比擬的。
其他產業合作可能有主次之分,而旅游產業合作則是可以做到“平分秋色”。濟南、淄博沒有海派文化,青島、威海缺少古齊文化積淀,而東營和日照的景觀又非其他城市可比。海外游客到山東旅游往往不是沖著一個城市,而是沖著一條線來的,市場決定了半島旅游城市必須整合資源,串珠成鏈,聯合互動,從而把單個城市旅游優勢轉化為整個半島旅游產業的整體市場優勢。
同時,半島城市群還面臨著將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的兩次重要歷史性機遇,一是正在加速進行中的日韓產業基地大轉移,二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半島城市群各市要進一步確立旅游主導產業地位,抓住奧運契機,立足東北亞經濟區,打造“魯日韓旅游金三角”;要發揮旅游資源優勢和市場區位優勢,以休閑度假、節會展覽和特種旅游為主體建設國際一流旅游度假目的地;此外,要推動8個城市建設的個性化,形成合理的空間分工體系。如果抓住了這兩大機遇,必將極大地推動休閑旅游、體育旅游和其他旅游的發展,促進和帶動本地區旅游產業升級,激發旅游企業活力,提高半島旅游業在全國、乃至世界的競爭力。
一體化
記者:在現實的操作層面上,半島旅游產業一體化將從哪些方面入手?
梁文生:為適應旅游產業發展的融合趨勢,為未來半島旅游產業提供明晰的發展思路,必須加快實施八個“一體化”,通過八種合力最終促成半島城市群旅游一體化。首先是旅游規劃一體化。按照省政府統一部署,《山東半島城市群旅游業發展規劃》已經進入實施階段。二是要素配置一體化。要自覺運用市場機制,加快推動區域內旅游要素的優化整合,充分發揮整體優勢。形成各具特色、關聯度大、互補性強、配套完善的產業發展格局。三是旅游信息一體化。首先,要構建覆蓋半島的無時空障礙的旅游一體化信息網絡,共享半島旅游資源。其次,各市都要為其他城市創造在游客流動密集的區域免費提供旅游信息資料的條件。四是旅游交通一體化。堅決取消對外地旅游車入城、入景區的限制措施,在各入城口和交通要道設置醒目的旅游指示標志,便于外地自駕車旅游。五是市場營銷一體化。省旅游局與省農行合作發行的“齊魯金穗旅游卡”,力爭一卡在手,在半島內方便旅游。七是服務標準一體化。八是市場監管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