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臨近母親節,花店生意火。徐常青攝
|
“我要謝謝媽媽……我找到工作了……我可以養活
自己了……”蘆曉偉,一位34歲的智障青年,昨天居然撥通本報母親節傾訴熱線,用不太流利的句子、不太合邏輯的語言,嗑嗑巴巴地表達了他對母親的感激。
記者經與蘆曉偉家人聯系,得知曉偉一歲半時被診斷為“先天愚型”,嚴重的智力殘疾。“聽媽媽說我4歲時才開口說話,常常發脾氣摔東西,現在家里好多東西還都是塑料的。”媽媽的寬厚耐心,曉偉看在眼里,記在心上。
到了上學的年齡,沒有學校愿意接收這個智商不過50的孩子,媽媽只好請假在家專門照看他,假一請就是30多年。當老師的媽媽從此再也沒有登上心愛的講臺。
“媽媽說教我一個比教全班還累。有一次我犯錯誤,趁她出門的時候自己跑出去玩了,沒有完成她布置的作業,媽媽哭了,本來我不好應該我哭,可媽媽非說是她不對,不應該把我自己留在家里。”費了好大勁,在家人的幫助下,曉偉表達了上述意思。
記者了解到,為讓曉偉能自己掙口飯吃,曉偉30歲的時候,媽媽帶他去了濟南,在一所技校學習園藝。30個人的班里,媽媽成了編外學員,她要在身旁時刻提醒兒子不要走神,記下老師講的內容回家再為兒子復述。“媽媽在濟南的家里買了很多花,她教我換盆,嫁接,我弄死了很多盆。”一年半之后,曉偉畢業了,媽媽又發動親戚朋友來為兒子找份工作。去了好幾個地方,面試都不過關,最近,他終于有了好消息:“聽公園說他們要我,工作就是在公園幫忙修花草。”
“我知道我和別人不一樣,能找到這個活兒就很好了,我一定好好干。”
曉偉說知道5月8日是母親節,知道現在的路是媽媽用心血一點點為自己鋪就,他要把這個喜訊作為給母親的禮物。“我媽媽叫單素萍,媽媽,節日快樂。”記者趙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