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同時顯示:16%的自由職業者想放棄“自由”
人人都希望擁有自由,在就業形式日益嚴峻的時代,做一名自由職業者,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不用看老板的臉色,自己為自己打工將是多么灑脫和愜意的感覺。但是做一名令人羨慕的自由職業者真的如此自由嗎?最近,本報《職場周刊》與智聯招
聘網共同策劃了一項調查。
哪些職業最可能“自由”
在哪些職位屬于自由職業的問項中,回答自由撰稿人的比例最高,有22%;藝術家(畫家、音樂家等等)其次,是20%;設計師,11%;演員/模特10%;經紀人9%;其他8%;律師7%;培訓師5%,注冊會計師5%;醫生2%。職業顧問認為,自由職業的范圍適用于所有可以不必一直在崗的職位,其他的還包括時裝設計師、保險商、計算機顧問、環境工程師、財務顧問、媒體專家、攝影師、公關專業人士、保安人員、職業購物員、房地產代理、平面設計師、網頁設計師;服裝、珠寶、陶藝及各類工藝品設計人員、產品經銷員等。
值得注意的是自由職業的發展壯大和網絡技術發展的關系,網絡對傳統行業沖擊產生了更多的自由職業,如遠程教育的發展給遠程教師帶來了一片自由兼職發展的天空。另外,新的網絡技術和服務帶來了一些新鮮的職業,如手機鈴聲制作、網絡甚至電視上經常出現的FLASH廣告制作等。還有就是企業工作量不穩定造就的自由職業機會,典型的就是翻譯和速記人員,單位沒必要長期雇用這些專業人員,個人靠吃一家也吃不飽,所以你自由我愿意,有組織無紀律,其樂也融融。
過半人渴望成為自由職業者
對“您是自由職業者嗎?您從事過自由職業嗎?”的問題,只有6%的人表明一直是自由職業者;15%的人曾經做過自由職業,24%的人從未做過自由職業;而渴望成為自由職業者的有56%。
另據零點公司公布的研究表明,到去年,北京自由職業人群約為18.8萬人,包括實際群體13.4萬人,潛在群體5.4萬人,智聯招聘的職業專家分析,這個數據還會繼續擴大。
智聯招聘的職業專家分析,首先,自由職業是自主創業的一種形式,不必朝九晚五地擠車上班打卡的無組織自由并不是人們追逐的第一要素,嚴峻的就業環境、未來的不確定性、日益加大的工作壓力和對更高收入的追求是更加現實的原因所在。收入的不確定性,工作的不確定性,消費的不確定性迫使人們不得不為自己的未來未雨綢繆,希望將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有的職業上的自由是追逐休閑、快樂、自由的生活理念,有的則是一種被迫的自主創業過程。
從政府方面,為了緩解就業壓力,也不斷出臺政策鼓勵靈活就業和自主創業,自由職業的發展說明了經濟形式多樣化和相應人性化管理制度的完善。但是自由誠可貴,成本價更高。調查同時顯示,15%的人曾經自由,但又走回頭路,放棄了自由。
自由職業對能力要求更高
在“如果您是職場人,您怎樣看待自由職業者?”的問項中,選擇“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自由職業的,必須要有很強的專業背景和人脈關系”的最多,占到38%;認為自由職業對人的能力要求更高的有32%;覺得自由職業者很瀟灑,可以隨心所欲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的占18%;選擇“其實自由職業比在公司里打工更艱難,壓力更大”的有11%;認為沒什么本領的人才去做自由職業的只有2%。
智聯招聘的職業專家分析,和企業員工不同,自由職業者本人就是闖蕩江湖的品牌,因此要具備很強的自信心和與他人友好相處的能力;因為業務的不穩定性,也要有承受時間和資金的壓力的能力;最關鍵的是,由于自己管理自己,而最難戰勝的就是自己,所以成功的自由職業者必須是一個做事計劃性很強的人,能夠控制工作的進展程度。而出眾的專業能力、良好的人際關系與資源是維持良好客戶群的基礎,也是調查顯示最高比例的原因。
16%的自由人想放棄自由
在“如果您是自由人,您怎樣看待自由職業者?”的問項中,感覺“壓力是外界的人無法體會的”和“如果有機會,我還是考慮去正規企業”的比例一樣,都是16%;選擇“我覺得是適合我的最好工作、生活方式”的有33%;“痛并快樂著,雖然困難重重,我會堅持走下去”的有35%。
智聯招聘的職業專家分析,自由職業者看似自由,但和企業正式員工比較,雖然沒有老板的呵斥,但有客戶對他們指手畫腳;雖然工作時間自己掌握,但是客戶的項目不等人,點燈熬夜是家常便飯;雖然可以穿著睡衣,自由自在地工作,但沒有同事好友可以隨時溝通,互相幫助;雖然沒有人事制度束手束腳,但也沒有人力資源定期安排的培訓充電,因此自由職業者看上去很美,但壓力也很大。可喜的是,調查中65%的人依靠經營頭腦,良好的自我組織能力、專業技術、行業經驗、人際關系和創新能力還是在自由職業選擇上創造了自己的天地。
風險和收獲共存
在“您如何看待自由職業者存在的風險?”的問項中,9%的參與者覺得風險太大了;67%的人認為風險和收獲是相輔相成的;13%的人認為存在一定風險,應該可以規避的;8%的人選擇只要有才華,沒有什么風險;2%的人說等年老之后會有風險的。
智聯招聘的職業專家分析,調查顯示,大多數人意識到風險和收獲的并存,表示人們對自由職業的看法日趨成熟,自由職業者首先面臨的風險就是客戶,除非你在圈內已經攏出了自己的人氣和關系,否則一猛子扎下去,沒有水,再會游泳也是瞎掰。另外就是資金,再好的項目也需要啟動資金,而個人信用比企業信譽更難核實,貸款相對困難,缺少流動資金,被供貨方追著跑并不是件愉快的健身運動。再有就是來自正規機構的競爭。
但是,收獲和風險共存,企業吃餃子,個人可以喝湯;由于項目規模小,啟動資金也小;正規企業船大難調頭,自由職業者則運作靈活。和企業員工比較,自由職業者可以靈活安排時間,減少工作和生活的沖突;跳出復雜的辦公室政治斗爭,減少外界干擾;由于接觸不同客戶和行業,見多識廣,開闊眼界;由于為自己打工,可以有更多的滿足感,再累也心甘。
■編后語
能自律才能自由
每個人都有實現自我價值、掌握自己命運和追求自由的夢想,但是世界上沒有百分之百的自由職業,自由職業并不自由自在,其辛苦和愜意并存,并非是每個人都適合走的道路。既然崇尚自由,追求自由的愿望不會停止,在開始自由之前,先自理一下自己的能力資本、資金、市場、客戶、個人保險、成本核算等,思考自己的個性是否適合無拘無束的奮斗,只有自律才能做到自由。
從這個調查中也可以看到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在自由和約束之間,企業可以采取靈活的工作時間、個性化的辦公環境、人性化的管理、鼓勵創新的政策和個性化的職業生涯關懷使每個員工既是企業人也是自由人。靈活的工作時間減少了交通壓力、有利于平衡員工的工作和生活;個性化的辦公環境舒緩了辦公室的壓力,有利于調節氣氛;人性化的管理和職業生涯關懷使員工覺得自己的成長與未來和企業聯系在一起;鼓勵創新的政策激勵員工參與,滿足創造的欲望。這種有組織、有紀律也有一定自由的人力資源管理將為個人和企業雙方發展帶來更大范圍的自由發展空間。(記者
鄭江)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