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轉發了建設部等七部門《關于做好穩定住房價格工作的意見》。記者就此采訪了建設部副部長劉志峰。 房價猛漲原因有五條 劉志峰告訴記者,必須把解決房地產投資規模和價格上升幅度過大的
問題,作為當前加強宏觀調控的一項重要任務。在談到目前房價過快上漲的主要原因時,劉志峰說,除了合理因素外,也有許多不合理因素。一是大量資金涌入房地產市場。近年來,銀行存款利率較低,股市低迷,社會資金缺乏其他投資渠道,紛紛擠向房地產市場。也有不少境外資金進入熱點城市房地產市場。二是一些地區投機炒作現象嚴重,投資性購房需求迅速擴大。一些居民基于房價上漲預期,也參與購房投資;或者擔心房價繼續上漲而提前入市。三是商品住房供應結構不合理,中低價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供應不足,抬高了商品住房的平均價格。四是部分城市盲目大拆大建,搞不切實際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帶來大量被動性需求。五是市場秩序比較混亂。少數開發商及中介機構利用市場信息不對稱與不透明,通過囤積土地、囤積房源、虛假交易、虛假宣傳等不正當手段,哄抬房價,誤導市場預期。 部分城市停建經濟房 去年來經濟適用住房投資出現負增長,有的城市甚至停止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劉志峰指出,2004年,建設部等部委印發了《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但是,這項政策在部分城市沒有得到很好落實。為增加經濟適用住房供應,《意見》在提出適當增加經濟適用住房用地供應的同時,要求各地按照《管理辦法》和當地政府的規定,落實經濟適用住房項目招投標制度,嚴格實行政府指導價,切實降低開發建設成本,利潤控制在3%以內。 不會加重老百姓負擔 談到此次稅收政策調整會不會增加百姓的住房負擔時,他指出,對以自住為目的普通住房消費,國家一直是支持的,1999年以來陸續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這次稅收政策主要是調整了營業稅政策,實行優惠政策要求的居住期從一年調整為兩年。但居民為了自住而購買的普通住房,一般不會在兩年內轉讓,因此國家對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消費的支持政策基本沒有改變。 新聞提示 為抑制炒作已經取得房產證的房屋,《關于做好穩定住房價格工作的意見》加大了稅收調節力度。自2005年6月1日起,對個人購買住房不足兩年的,銷售時按其取得的售房收入全額征收營業稅;個人購買普通住房超過兩年(含兩年)的,銷售時免征營業稅;對個人購買非普通住房超過兩年(含兩年)的,銷售時按其售房收入減去購買房屋的價款后的差額征收營業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