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區作為全市人口密度最大、商貿企業最集中的老城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任務較為艱巨。市北區委書記馬世忠談到,市北區將按照我市創建全國綜治先進市的總體部署,全面加快創建工作步伐,努力確保街道辦事處、社區達到平安創建標準。 一是以科學的發展觀統領爭創工作
,建立適應形勢發展的決策部署體系。近年來,世界500強企業有10家入駐市北,今后還會有更多的企業被引進,創建工作必須適應這種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同時市北區還是中小企業、個體業戶創業發展的黃金區域,要通過創建,為他們創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治安秩序。要圍繞建設小康城區,堅持以人為本,在維護穩定中維護群眾利益,使廣大群眾充分享受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為了這一目標的實現,全區各級領導必須帶頭堅持求真務實的精神,深入調查研究,切實掌握實情,始終在親歷親為中對創建工作實施一線指揮。要善于運用科技手段實現科學決策,進一步加強區公共安全指揮中心建設,健全完善公共安全決策指揮分析系統,及時準確把握社會形勢。始終把各項重大決策建立在深入調查研究、充分論證的基礎之上,增強決策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是從市北的區情實際出發,實施分類創建戰略。東部新區近幾年的主要任務是“城中村”拆遷改造,目前占市北區總面積三分之一的5個村莊已全部拆除,進駐建筑工人近萬人,是繼棚戶區改造以來市區最大規模的一次拆遷改造。這一區域的創建中,前期主要是抓信訪平安、建筑工地平安,后期主要是抓新型城市小區的平安,真正把“城中村”改造過程變為治安亂點消除過程、新區建設過程。威海路、利津路、延安路等中部區域,商貿繁榮、人流物流云集,創建的重點是抓商貿平安、繁華街面平安和流動人口管理。冠縣路、膠州路、熱河路等西部老城區,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創建的重點是抓社區安全。 三是以維護社會長期穩定為目的,全面加強創建“平安市北”的長效機制建設。一要慎重出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深入研究解決重大改革措施出臺后可能產生的矛盾。認真落實扶貧濟困的各項政策措施,實現“兩個確保”和“一個低保”目標,努力化解引發矛盾糾紛的各種因素。切實轉變作風,把群眾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急事、難事擺上案頭,滿腔熱情地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堅持穩定工作重心下移原則,全面實施“法治社區”建設戰略,提高政府的依法行政能力和居民群眾的道德法律素質。高度重視企業改制、職工下崗、舊城改造、拆遷安置等方面的矛盾糾紛,做好重大異常信訪突發事件的處理和化解工作。二要建立完善以治安形勢評估、公眾安全測評、日常決策部署和配合監督制約為主要內容的“嚴打”經常性工作機制。適時組織打現行、追逃犯、破積案集中行動,大力整治治安混亂區域和突出治安問題。三要在鞏固已有的治安防控體系基礎上,突出抓好科技創安工程,兩年內建成10條電子監控平安大道,單位要害部位紅外線防盜報警系統安裝率達100%,商業網點安裝數量不少于1000家,封閉物業小區周界紅外線報警系統安裝率達80%。在各管區易發案地段建立以110警車為龍頭的車巡防范“平安大道”,在繁華街道建立以公安警務巡訪為主的警巡防范“平安街面”,在居民住宅小區建立以協管員、治安積極分子為骨干的群防群治小區。四要抓好領導保障,把爭創全國綜治先進市作為全區各級、各單位、各部門的一把手工程;抓好隊伍保障,樹立政法機關執法為民、公正司法、文明高效、求真務實和清正廉潔的“五種形象”;抓好財力保障,把創建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在保障政法機關正常運轉所需經費的基礎上,每年增撥經費100萬元,街道每年用于平安創建專項經費不少于10萬元,確保爭創目標順利實現。本報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