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
綜合新華社5月18日電,國務院反假貨幣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中國人民銀行貨幣金銀局局長葉英男18日說,針對當前違法犯罪分子制假手段翻新,假幣種類增多的態勢,中國貨幣當局將根據反假貨幣形勢的發展變化,通過技術改造,對第五套人民幣印制技術進行改進,提高其印制質量和防偽性能,努力做到使“人民
群眾易于識別,制假分子難以偽造”,成為人民群眾能放心使用的貨幣。
根據統計,2000年至2004年的5年間,全國共收繳假人民幣面額總計42.42億元。
葉英男說,當前,境內假幣違法犯罪案件的高發地區主要是廣東、河南等省,其中,制作假人民幣的窩點主要在廣東,發案量約占全國總量的一半以上,而販運假人民幣的案件主要集中在河南。在破獲的28起100萬元以上假幣大案中,廣東省占19起。與廣東相臨的省份假幣案件和收繳量也大幅上升。販運假人民幣的不法分子大多是在廣東購買假幣,經湖南、湖北向內地販運。
國務院反假貨幣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葉英男說,經與公安部商定,2005年擬在廣東、浙江、湖南等假幣案件高發地區開展以打擊制假團伙犯罪為主的專項斗爭,在河南、安徽等地開展以打擊假幣販運、買賣為主的專項斗爭。
相關鏈接
這些地區假幣多
假幣違法犯罪案件高發地區(2004年公安機關通過辦理假幣案件收繳假人民幣500萬元以上的),有廣東、河南、浙江、湖南、湖北、四川、云南、深圳等8個省(區、市)。
流通領域發現假幣較多的地區(2004年通過金融機構柜面收繳假人民幣面額總計在100萬元以上的),有北京、河北、遼寧、上海、江蘇、山東、廣西、重慶等8個省(區、市)。
另外,經濟發達地區和大城市依然是不法分子利用假幣作案的主要目標。2004年,北京、上海、重慶、廣州、杭州、成都、武漢、深圳等大城市收繳的假人民幣均在1000萬元以上,一些大城市收繳的假人民幣占所在省份的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