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著犧牲弟弟的照片,竇老感慨萬千。格寧攝 |
|
晚報訊
“
曾經一起浴血奮戰的戰友們,你們在哪里?我很想念你們!”今年82歲的竇炳進老人近日向本報發出求助,希望有生之年了卻尋找戰友的心愿。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竇炳進老人家,看到年過八旬的他身體依然硬朗。說起要尋找的戰友時,老人的思緒似乎又回到了那段槍林彈雨的歲月中。竇老祖籍平度市張戈莊柳家村,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便去闖關東,剩下他與母親、弟弟三人。他說,1941年3月,只有17歲的他和弟弟一同參加了當地游擊隊,同年6月份在海陽正式加入了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五旅十三團(隸屬八路軍),因表現突出,后成為一營二連二排排長。
戰爭中的一幕幕悲壯場面,至今歷歷在目。竇老回憶道,1942年春的一天,在招遠的遠望頂(諧音)山頭,他所在的一營與日軍展開激烈戰斗,從早打到晚,戰場只剩他一人,在跟敵人面對面的拼殺過程中,他滾落山下。在找部隊的路上,他遇到腰部被4發子彈穿透的戰友李富山,便架著戰友往回走,后在民兵幫助下來到傷員收容所,因傷勢過重李富山不幸犧牲。至今每當回想起那一幕,他心里像刀剜一樣難受。
1944年,抗日戰爭進入反攻階段,投降派趙保元的部隊六千多人在萊陽佐村一據點頑抗,打了兩天兩夜。戰斗中他被一枚土制手榴彈打到壕溝下,幸虧手榴彈威力不大,撿回一條命。
竇老說,進入解放戰爭時期,在即墨南泉一帶幾乎天天有戰斗。在青島外圍戰的靈山戰役中,他年僅19歲的弟弟竇炳才光榮犧牲。弟弟的死給他母親打擊極大,他請假回平度安撫母親,可十天后再回留守的地方時,部隊已經轉移。尋找未果的他只得回平度當情報員,解放戰爭勝利后,他到青島參加了工作。
回憶起與戰友并肩作戰的歲月,已是耄耋之年的竇老總有一個放不下的念頭縈繞著自己,那就是在有生之年,能跟一起出生入死的老戰友再見上一面!老人清楚記得戰友的名字:高謹純、聶明知、李秉龍、董叢連、陳孟文、趙文海、王澤東。希望他們本人、家屬或知情者與本報聯系,電話:2860086。
(閻格寧 蓋文娟)